出租车司机的四部小时代

2015-09-08 16:08:10
5.9.D
0人评论

前言 一个行业的兴衰从历史长河来看,不过是一段起伏的弧线。34年前,作为新兴行业的代表,广州出租车司机何绍雄和同事们赶跑了人力三轮车;如今却被专车逼得无路可退,命运在此轮回。

4月13日,出租车司机何绍雄换下最后一班岗,转岗调到了停车场。

这是广州的雨季,夜晚突降暴雨,人们四处寻觅出租车。何绍雄回忆起乘客络绎不绝的过往。

他想念过去的10年,客人很多,收入够用,司机们下班之余,还经常一起夜宵、吹水。

他更怀念80、90年代,那是出租车的萌芽期,他们驱车上路,意气风发,每天工作六个小时,就可赚到三倍于普通工人的收入。

从1981年正式上路,到放下手中的方向盘,这个广州人的34年与四个轮子捆绑在一起。见证了出租车这一行从无到有,由盛而衰。

从暴利走向糊口,从骄傲走向妥协,尊严与报偿一路往下,爱与恨半生交加。何绍雄之于这个职业的34年,与出租车公司面对市场的心态如出一辙。

他们被时代的浪与沙裹挟,抽身不得。新事物出现的频率,快于他们的转身速度,一生中揉杂着太多“不得不”和不明所以,不知不觉走到了今时今日。

出租车的黄金时代

1976年文革结束后,18岁的何绍雄来到广州市小客车公司。靠父亲找人引荐,他才得以留下做学童,从维修汽车学起,每月20块的工资。

很快,他接受了机动三轮车培训,和公司一起赶走了人力三轮车,并在1981年考取小汽车驾照。这一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广州市出租汽车公司,何绍雄开始单独上路。

这是真正的黄金时代。“你知什么是广州三大宝?医生、司机和猪肉佬!”何绍雄清晰地记得:“当时八级电工一个月108块,司机呢,一个月可以拿到差不多200块。那时候一碗粥一分钱,一顿早餐五分钱,全家一天都花不到一块钱。”他很快购买了一台钻石牌风扇,是当时广东有名的出口产品,不容易买到的抢手货。

80年代老广州的出租车站

率先引入出租车的广州,在80年代迎来市场井喷。彼时,普通老百姓还坐不起车,绝大部分乘客是外商。1984年,何绍雄被出租车公司派到了外宾常住的花园酒店。“他们在纸上写好目的地,随身带着字典。广交会的时候,我们学了英语三百句,像执行国家任务,觉得是为国争光。”

外国乘客有给小费的习惯,何绍雄有次拉到一名南美乘客,对方给了一张额度3000的本国货币,他一阵兴奋,回来才发现差不多只合人民币一块多钱。

80年代,普通人得逢结婚这样的大场合才舍得坐小车,司机可谓相当风光。而驾照考核也十分严格,学车得定时定点,整套学下来要花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也正因此,何绍雄对当时的状态很满意,“我们当时拿工资,公司规定的任务量,6个小时就可以跑完,早跑完可以回家吃饭。中午吃饭堂,还可以睡个半小时。”

行业收入更多受到环境影响。1987年,何绍雄一个月能拿500块,而广州国有企业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也不过1778元。80年代末,来华的外商人数急转直下,出租车行业进入冷冬。直到90年代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拓展,外商重新进入中国,第一批“万元户”也开始坐得起出租车,的哥的生意才再度繁忙起来。

当时何绍雄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时代的暗示:随着市场进一步打开,出租车行业躺着挣钱的暴利期即将过去,以后的行业状况更多与“竞争”相关。

< 1 2 3 >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