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掉的建房梦,换来了爷爷的17年

2016-03-15 17:16:12
6.3.D
0人评论

1

1988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夏日的一天,父亲下班回来,忽然宣布了一件事情:“我们要建栋房,在西湖山下。”

母亲惊住了:“老天爷,你说什么呢?现在的房子住得好好的,宿舍楼,租金也不贵。”母亲皱着眉头,“再说,我们哪来的钱啦。”

“人家那谁,就在西湖山下买了地,盖了楼,中午邀我们去看,挺好的住家啊。”父亲一脸的兴奋,“再说,那房盖起来,可是自己的。”

“那得要多少钱?”母亲忧心忡忡。

“他家前后花了一万多啊,地皮是大头,得跟村上买,要六、七千呢,”父亲笑眯眯地问:“我们家存了多少了?”

母亲从里屋抽屉里翻出了存折,递给父亲。父亲不吭声了。

此后的几天,父母亲在晚间的饭桌上拉锯,反复论证着建房的可能性,家里的存折被一次次拿出来看,好像多看两次,那上面的数字就会变多似的。可终是差着一大截。父亲咂着嘴巴,牙痛似地吸着气,母亲皱着眉头,一贯的顺从让她每一句反驳都字斟句酌,有理有据。

“除去工资,我还能写点稿子。”父亲说。

母亲不吭声。

“我把烟也戒了,能省一笔钱出来。”他又说。

母亲终于同意了。

湖南浏阳的西湖山 (资料图)

接下来,围绕如何建房,他们开始了漫长的细节讨论。

“不能借钱,一砖一瓦得是自己的。”父亲说。

“对,借人钱财矮半截。”母亲附和。

“我们不用买好的地段,地价能便宜一些。”父亲说。

“要得,浏阳有多大啊,从东到西走路也不要好久。”

“材料也不用那么好的。”

“嗯嗯,结实就行。自己住,不是给人看。”母亲笑着,“可是,太差也不行。”

“那是。”父亲笑嘻嘻地点头。

如此反复。

最终,建房的费用被压缩到几千元,那一晚,存折又被翻了出来。母亲亮出存折的尾页给父亲,说了一个日期。

“照现在这样存,得哪时才能攒够钱?”母亲轻轻说。

父亲啧着嘴巴,眉头深锁。

2

新一轮盘算又开始了。父母都是拿工资的,不能开源,只能想着法子节流。家庭的开支被一样样拿出来推敲。

“你爸你妈每月的生活费不能断,”母亲说,“我爸妈那边,我回去商量下吧。”祖父母是农民,每月的开支没有来源。外公那边拿着退休金。

“那怎么行,一碗水要端平。”父亲一口回绝。

“崽伢(浏阳方言中父母对儿子的昵称)订的那些课外读物,削减点吧。”父亲拿眼瞥了瞥我。

“想都不要想。”母亲态度坚决。

他们讨论着,为生活中的每一项值得商榷的费用反复商量,父亲拿着纸笔,一项项地写着,母亲拿出算盘划拉,他们在灯下的小饭桌前对坐,小声地说着话,把纸上其中的几行划掉,过了一会,觉得不妥,又在划掉的字底下打上圈圈。

我坐在不远处的小桌前做作业,时而抬头望望他们,他们专注而热情,一笔一画地在灯下勾勒,每划去一笔,脸上都透出由衷的满足,好像又离梦想中的房子近了一步。

懵懂的我,并不知道,这原来是生活变化的开始。

终于迎来了商量妥当的时候,一天晚上,母亲对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反复地打着算盘,最后,她在纸上仅剩的空白处写上一个日期,纾了一口气,轻轻地说:“照这么盘算,我们大约三年后能攒够建房的钱。”

父亲如释重负地笑了,下意识地摸口袋找烟抽,摸了个空。

母亲瞪了他一眼。

3

日子平淡无奇地过着,我开始感到了不适应。母亲连每月吃几顿肉都计算了,肉菜被缩减,多数时间被乡下亲戚送来的小鱼、自家熬猪油剩的油渣替代,小鱼在碗底码好,洒上豆鼓、辣椒粉和姜丝,加一小勺猪油,大火蒸;油渣用青椒、蒜来爆炒,也很香,可终究抵不上肉。偶尔能吃一次的香肠再不见端上餐桌,家里几乎不买零食,每月的零花钱也没有了。

一次,我跟着母亲去城东姨外婆家串门,经过商业大厦,母亲领着我进去逛了逛,母亲爱逛商店,可自从决定要建房,也就只逛不买了。我已经习惯了。可那天,大厦玩具柜进了新玩具,点亮了我的眼球。

那是一款回力车,火柴盒大小,锃亮的金属外壳,同学鲁蛋儿有一辆,是他叔叔从长沙带给他的,把它压在地上向后推,一松手,它就能飞快地向前冲。

这个玩具,商场里卖一块五毛钱。

我小心翼翼地向母亲恳求,母亲看了看我,让店员把车子拿出来看看,我把它捧在手里,望着母亲满是期待。母亲又看了看价格,沉吟了半晌,还是带我离开了。

一路上我都在念,心里被那辆回力车填满了,近乎执着地哀求着。母亲不停地解释:“我们要建房子呢,这是个玩具,不是你必须要的啊。”

到姨外婆家,我才安静下来。这种安静,并没有持续多久,那辆小汽车就像伸进我心里的一根羽毛,在不停地挠着,我忍不住又轻声哀求起来。

母亲的脸色变得难看,没坐多久,就拉着我起身告辞。

姨外婆追出门来,塞给我两块钱,“想买什么就给他买,别憋屈了孩子。”她笑眯眯地说。

走道的灯光下,母亲涨红了脸。

下了楼,出了单元门口,她停下了脚步,抡圆了胳膊甩了我一耳光,厉声说:“你怎么能这样,丢我们家的脸!”

我捂着脸,吃惊地望着她,忘了要哭。

母亲拉着我急急地往回走,我脸上火辣辣的,内心的惊讶没有平复。我能感觉到母亲的盛怒。

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慢慢缓了下来,又走了好一会,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再经过商业大厦,她拉着我走了进去,从我的口袋里掏出那皱巴巴的两块钱,买下了那款回力车。

第二天,母亲下班时,买了几根香肠,用报纸卷好,嘱咐父亲给姨外婆家送去了。

渐渐地,在磕磕碰碰的日子里,父亲、母亲和我,都习惯了这种有些抠门的生活方式,一个鲜活的、令人期盼的目标,在岁月无声的推移中,越来越近。

4

时间到了1991年,有一天,晚饭时,父亲、母亲兴奋的商量着。

“礼拜天去看看材料吧。”父亲说。

“还差着钱呢。”母亲犹豫着。

“信用社能贷款,”父亲笑嘻嘻地,“利息不高,到期还上就行了。再不盖起来,都要涨了。”

“是噢,那先把地买了吧,听公司的人说,要涨价了。”母亲微笑着。

“要建房子了吗?”我问。

“是啊,”母亲亲昵地摸着我的头,“我们家要盖房子了。”

5

这样的开心,并没有维持多久。

不久后,一天深夜,母亲突然把我从床上叫起来:“你爷爷病了,我们去接他。”

我懵懵懂懂地起身,穿好衣服走出去,父亲站在外间,刚刚打外面回来,衣服上滴着水。连声催促:“走走走。”

风声和雨声,雨下得很大,打在屋檐上哒哒地响。

父亲托人民医院的朋友叫了台救护车,我们连夜赶去永和(浏阳的一个镇)

“早该把他们接过来的。”去的路上,在车厢里,母亲轻声嘟囔。

“他们不肯,你知道的。”父亲闷声说,“要守着老屋,守着几亩田。”

“爷爷病得很重吗?”我问。

父亲不作声。

母亲拉着我,轻声说:“他不太好啊,要做手术。”

“你不小了,上初一了,要孝顺了,有些事,要懂得给我们分担了。”母亲小声念着。

把祖父从镇医院接到县医院,连夜做手术,摘除了一个肾,从另一个肾里,取出了一汤匙的石头。

祖父没有医保,母亲把那本为了建房、翻来覆去看过无数遍的存折拿了出来……

祖父并没有因此好转,一直昏迷着,术后的第三天,再次病危。一家人都请了假,守在病房里。

给祖父动手术的是父亲的朋友李医生,父亲拉着他,焦急地问:“怎么救?”李医生欲言又止,把我们引到病房外的走道上,轻声说着:“胃穿孔,一针下去抽出一管子脓水,还要手术。”他劝着父亲,“叔叔经不经得起二次手术还是个问题呢,手术指症很差。老张,我晓得你孝顺,你孝心尽到了,我晓得,你的钱花得七七八八了,你看......”

父亲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他有些吃惊,一脸诧异地望着李医生,“两码事的,”父亲举手搓了搓脸,表情疲惫又认真,他低声地、缓慢地恳求着他的朋友:“麻烦你安排手术吧,尽快。”

“我去借钱,找满弟借去。”母亲接上话头,像对李医生、又像是对父亲说,转身去病房拎上包,风风火火地离开。小舅两口子在菜市场开了个鱼档,赚着辛苦钱,生意不错。

6

失去了一个肾、半个胃的祖父,一个月后出院了,硬朗地活到了2008年。

像省钱盖楼的那三年一样,我们家节俭得近乎抠门的日子又过了好几年,直到债务偿清。从此,父亲再不说建房的事,西湖山下的那栋梦想中的,让全家人魂牵梦萦、曾经触手可及的楼房,再无人提起。

唯有小时极难吃到的香肠成为我一生至爱。参加工作后,我常常买来各种香肠充塞冰箱。每每打开冰箱,看着某一格里的各式香肠,或者片一根香肠,用电饭煲做一餐简单的香肠煲仔饭时,心底都油然升起一种富足感。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163.com
题图:Espiando la masía/Flickr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