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枪杀上将

2017-03-21 20:01:03
7.3.D
0人评论

差两天就是元旦了,陆军上将徐树铮终于没能熬过1925年。在河北廊坊,他被人持枪杀害。

在随后发布的通电中,一个叫陆承武的陆军少将说:“徐贼树铮性情阴险,人格卑污,包藏祸心,酿成内乱……天地不容,先君建章公曾以微嫌,竟遭徐贼惨害,国人不共戴天之恨,固无时不以剸刃仇腹为怀。”

“今赖先君在天之灵,使巨奸无所逃迹。本月二十九日,遇徐贼于廊坊,手加诛戮,以雪国人之公愤,并报杀父之深仇……”

七年前的夏初,陆承武的父亲、曾任陕西督军的陆建章被徐树铮邀请到天津奉军司令部赴宴,结果未经审判程序,就将其枪杀,而后宣布其“勾煽军队,联结土匪”。此案最后竟不了了之。

那时,徐树铮尚且权势熏天,大总统徐世昌人称“大徐”,他则为“小徐”,是军政圈著名的“二徐”之一。作为陆军次长,徐树铮是国务总理段祺瑞身边的第一红人,而陆建章彼时已是一个缺乏实权的下野军阀,虽然蠢蠢欲动有东山再起之象。

七年过去了,徐树铮恍若当年的陆建章。

1920年的直皖战争后,他曾被通缉,后几经沉浮,又于1924年去欧美考察。在被枪杀前20天,他刚刚归国。而陆建章的外甥女婿冯玉祥,则在一年前发动北京政变后实力大增。

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就在经过冯玉祥控制的廊坊区域时,被人用枪射杀。

1

1925年12月6日,徐树铮结束在欧美日各国的政治与实业考察,10日晨在上海登陆。

在归国之前,媒体即已报道其行程。鉴于此前粤军长洪兆麟刚刚为人枪击,为防徐树铮也被仇家暗杀,江苏特派交涉员许元还特地通知英、法租界总巡捕房,请派得力探捕沿途保护,并由淞沪警察厅严厅长派军乐队一排在新关码头欢迎。

徐树铮出国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日本。离日前,徐树铮发表临别赠言称:“本人承段执政特派考察欧美及日本政治、经济状况,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行抵贵国,原拟勾留一月,对于贵国各方详加考察,祇因本国时局生变,形势急迫,不能不早作归计。”

徐树铮匆匆从日本归国,很显然抱着参与国内政治的目的。

刚刚过去的11月下旬,奉系将领郭松龄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密谋后倒戈,在12月初,尚处于对张作霖作战的节节胜利中。而段祺瑞作为临时执政,此时正陷入内政困局中无力自拔,连内阁重组都阻碍重重。

很显然,段祺瑞试图让足智多谋又够狠的徐树铮归国来协助扭转局面。

1918年11月,39岁的徐树铮被授予陆军上将衔。

10日晨,徐树铮在上海的友人已特派小轮波涛号先驶赴浦东白莲泾大来码头迎接,轮上旗杆树中国国旗,两旁缀万国旗。

五省联军驻沪办事处长宋雪琴、戒严司令部副官长王之雅等,加上中外新闻记者共四十余人均前来迎接。警厅特派总务科员携武装保卫队二十人在码头保护。

九时零五分,徐树铮走出船舱与欢迎诸人扬巾招呼,至九时三刻,船始靠岸。

随后,徐树铮在接受媒体访谈中说,“在外人观察,以为我与北京政府关系甚深,但政府与段执政个人须分别言之。我与段诚然感情极深,且觉得中国目下无第二人再较段更适于做元首。但去年段在天津,我曾数次电请其暂缓入京,即入京也必须有条件,如各方能相从者则去。因为此,段遂延缓两星期入京,但我犹嫌其匆促。至于他挂个‘执政’的名目,我极不赞成。我未尝不知约法之简陋,但恶法终胜于无法。”

“所以我前日曾主张推段为总统,实即为此。至如何产生总统,我非专习法学之人,实不敢言。至于各方是否拥段,原不可知,但我只问一句,除段外尚有谁可以拥戴?”

谈到与各国关系,徐树铮则说:“至于国际如何,我们可以不顾,因为中国是我中国人的中国,国际有否良好感情,当视吾人之自为。中国人最大的病根即在只顾他人,不顾自己。如果人各能治其己,即天下无不治。”

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下,落魄多年的徐树铮意气风发,亦有再在政坛大干一场的志向。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归国尚不及一月,即死于枪下。

2

据当时媒体报道,在段祺瑞执政和交通总长龚心湛的催促下,徐树铮于1925年12月25日午后,带着11名随员前往天津,第二天一早又专车前往北京会晤段祺瑞。

但据徐树铮之子徐道邻所撰写的《民国徐又铮先生树铮年谱》,因当时京津局面混乱,段祺瑞已来电嘱徐树铮暂缓进京。段祺瑞执政府本来是建立在张作霖、冯玉祥两人的力量之上,现在张、冯不合作,段左右为难。在段的左右,大部分亲张作霖,但北京却在冯玉祥的控制之下,所以段的很多亲信觉得朝不保夕,奉劝徐树铮不要北上。

徐树铮则认为,考察回国,理应复命,遂力排众议。

事实上,当时陷于困境中的段祺瑞已有离职打算。公开报道出来的消息称,徐树铮劝段祺瑞“勿以主张不行而退”,段祺瑞遂将下发的执政令的后半段改为:“但求救国有方,共和永固,本执政决不稍持成见”,要求内阁负责,今后无退之必要。

徐道邻说,他的父亲徐树铮要离京的当天下午,段祺瑞执政在书桌上突然发现一个字条,上书“又铮不可行,行必死”八个字。段祺瑞很着急,赶快命人把字条送给徐树铮,但徐树铮并不介意。

而正是在拜谒完段祺瑞后的前往天津途中,徐树铮死于非命。

徐树铮被杀案发后,各种版本的传言充斥了舆论市场。《申报》最初误将“陆承武”写成“陆绳武”,并称现场是陆扔炸弹,“将徐树铮与随员多人登时轰死”。而后的消息称,徐树铮夜过廊坊时,“陆承武率众喝令停车,将徐扭下,乱枪击毙,随员等被拘。”

还有消息称,冯玉祥的国民军方面披露,徐树铮死后,遗物中发现京中安福系联合吴佩孚倒冯玉祥的计划书,其中还有段祺瑞的手书,此外还有徐树铮秘密向某某国借款,以及在国民军之外联合各方拥戴段祺瑞为大总统的计划。

不过,段祺瑞方面对此作了否认。

徐树铮遇害的第二天,电通社发布消息称,徐树铮数日前从上海去北京,即感到环境危险。结果在返天津途中,在廊坊被冯玉祥的国民军将领张之江所捕。1918年冬天徐树铮诱杀陆建章后,陆建章的长子陆承武曾试图刺杀徐树铮,一直没有得到机会。陆承武现为国民军参谋,据称徐树铮被张之江抓捕后,他表示要报父仇,并进言说,徐树铮为人阴险,如果得志,必然报复,杀之可免后患。

徐树铮终不免一死。

3

直到1926年1月8日,徐树铮的跟仆王连贵由天津到沪报告徐被害时情形,真相才得以大白。据王连贵称,徐树铮被害前,带着十几个随员于12月29日下午6时许到执政府向段祺瑞辞行,而后即到东车站登车,当时欢送者很多,同徐树铮同车到天津的有执政府代表褚瑞符、京师警厅秘书桂茂林等人。徐树铮与送行者告别后,大概六时半左右,专车开驶。

本来由京到廊坊,只须一个半钟头。不料沿途军车络绎,遂耽搁时间,延至午夜十二时始抵廊坊站。徐树铮因疲倦,即在车中就寝,忽有自称驻军司令部参谋长黄某的人,持张之江名刺晋谒。

黄某说,敝司令请下车叙谈,徐还没来得及回答完毕,即有很多持手枪的兵弁,蜂拥上车,口呼“绑绑绑”,将徐及随员一齐捆绑至该地驻军司令部。

徐被单独监禁一室,所有随员人等每二人分拘一室。约有二十分钟后,诸随员听见枪声两响,心想必是徐树铮被杀。

王连贵说,没想到12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该军将囚禁的随员人等全部释放。他们走出司令部门首时,瞥见徐树铮的遗尸横卧于地,仅着内衣,状极悲惨。他们无人敢上前收殓。后来段祺瑞执政府闻讯,派员移尸北京,进行棺殓。徐树铮的这些随员衣物等已被劫一空,须等执政发给川资后,方能搭轮来上海。

1926年的元旦,因徐树铮的死而蒙上一层阴影。

从事后的媒体反应看,陆承武为父报仇的说法,在传播策划上颇为成功。

一个署名“娟”的作者(应为周瘦娟,《申报》自由谈主编)在著名的《申报》“自由谈”栏目元旦特刊中撰文说:“中华民国十五年的元旦又来了……通国皆兵,民生憔悴,既无可庆祝,简直也无话可说。而元旦的前一天,恰又得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便是徐又铮(作者注:徐树铮,字又铮)在廊坊遇刺殒命了……至于陆承武辛苦七年为父复仇,也不失为孝子。徐氏死而有知,多分也原谅他的罢。”

虽然陆承武作了通电声明,领去杀害徐树铮的责任。但在各种徐树铮遇害的叙事中,随员王连贵的说法,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版本。所以在20年后,徐树铮的儿子法学家徐道邻认为,杀父的幕后凶手是冯玉祥,并发起诉讼,并非没有道理。

吊诡的是,在徐树铮被杀前,还与冯玉祥酬应多次。徐树铮从上海北上前,接有冯玉祥的欢迎电,还一直留在徐宅中:“徐又铮先生鉴:铣电承悉,改由海道北上,忻悉,把晤匪遥,良深企盼。特复。弟冯玉祥号。”

还有消息称,徐树铮从上海北上拜谒段祺瑞后,原拟去张垣访冯玉祥商谈时局,没想到在中途遇难。

按徐树铮之子徐道来所言,徐树铮在国外和墨索里尼有过军火借款的协商,这为他赢得政坛再起的资历——“这是先生当时的一笔大本钱”。这个秘密徐树铮当时只透露给了三个人,段祺瑞、孙传芳和冯玉祥。在死前半年时间,徐树铮一直在联络冯玉祥,还派以前的旅长宋子扬在冯玉祥那里。

在国外时,徐、冯常有通电,冯在电报中称徐树铮“钧座”,自称“职”,“口口声声要他回来‘主持’、‘领导’等等。”

1925年七八月间,奉系的杨宇霆督办江苏时,徐树铮曾发表一通长电反对他,当时有人说,这个通电等于三个师的兵力——打击奉天,就是帮助冯玉祥。

到了11月份,冯玉祥和张作霖交恶已深,亲奉的曾毓隽、姚震先后被冯军拘捕,段祺瑞左右的很多人逃避到了交民巷里。当时大家认为北京危险,劝徐树铮不要北上。但徐树铮因和冯玉祥有上述的密契,所以敢轻身入险。段祺瑞大概也认为这个密契可能有作用,所以在徐树铮出京时,虽然收到了八个字的严重警告,也并没有全力加以拦阻。徐树铮离京的12月29日,正是郭松龄兵败后四五天的样子,张作霖的奉系已然胜利。徐树铮或是怕在京与段祺瑞同时被困在张作霖手中。他既然怕张作霖,当然就不会怀疑到冯玉祥。

据徐道邻推测,冯玉祥之所以要害徐树铮,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徐树铮在出国期间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令徐如虎生双翼。现在徐冯合作固好,一旦反目,必然后患无穷,所以冯玉祥决定趁徐树铮蛟龙尚未得水之际,予以除掉,以灭未来隐患。

其二,徐树铮当时反共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而当时冯玉祥已与共党携手。

最后一个原因,冯玉祥不但是陆建章的亲外甥,而且是受过他的厚恩和接受过他的领导的。民国元年滦州独立,冯玉祥被押解回籍,是陆建章把他保出来的。而后也是靠着陆的力量,冯才再度挂名军籍。此后,1928年的浦口逗留和武穴通电,也全都有陆建章在旁为之策划。所以冯陆之间存在的,并不只是泛泛的甥舅之谊而已。

在中华帝国漫长的法制史中,“孝义复仇”一直有着相当的合法性。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冯玉祥才演绎了陆承武为父报仇的故事。在这之后,郑继成为报父仇(其父郑金声,冯玉祥部下)枪杀张宗昌、施剑翘为报父仇(其父施从滨,张宗昌部下)枪杀孙传芳,背后都有冯玉祥的影子。

在“反戈将军”、“基督将军”、“布衣将军”之外,冯玉祥或亦无愧“刺杀将军”称号。

4

1月3日下午,有消息称段祺瑞欲发军队息争令。

段祺瑞执政府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中,他本寄望徐树铮归国后能助其维护东南局面,没想到徐竟无时间施展才干。

一个署名“冷”的评论家撰文称,徐树铮遇刺后段祺瑞之势益孤,而之前倒戈与冯玉祥合作的郭松龄,也在徐树铮死前几天战败,被张作霖父子所杀。

冯玉祥很快宣布下野,取道外蒙古,悄然赴俄。而在徐树铮擅杀冯玉祥的舅舅陆建章后,曾曲意维护徐的段祺瑞,这一次却甚至没有发布任何逞凶的声明。

上海日文媒体《日日新闻》分析,徐树铮之被刺于段祺瑞固为一大损失,且将影响此后政争,是中国政界应重视的一大事件。

徐树铮此次漫游欧美,所到之处,尚受欢迎。留东京约十日,活动尤甚。除谒见日后及摄政太子外,还与日本诸多朝野名士会晤。当与日本外务、陆海军诸省要人会商中国时局问题时,力述须维持段政府之理由。他还与段政府要人及孙传芳电商要政。并且与冯玉祥亦常有电报往来,曾称赞冯之为人,遇有批评冯为赤化者时,还努力为其辩解。

徐树铮多才多艺,能文善书。

徐树铮为人精力绝伦,霸气纵横,常以气制人,动有凌人之概。他是才士而非长者,勇气有余而思虑欠周。他所以早成名者在此,这同时也是其早死之原因。多才多艺,能文善书,爱好广泛且喜研究,虽为军人但又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对敌虽残酷,而对友殊深切。

在徐树铮逝后出版的《上海画报》第72期中,还刊有徐树铮的墨迹,相关的介绍中称其书法“美不胜收”。

《申报》自由谈的1926元旦特刊上,在表示徐树铮或能谅解陆承武为父父仇之前,“娟”也赞赏了徐的才华:“徐氏的政绩如何,人格如何,对于民国的功罪如何?我且不论,而他在文艺方面是很有可取的。他能诗词,能文章,又能度曲。在伦敦大学演说乐理,极有见地,很当得上风流儒雅四字。去年春间,他曾手书屏条见赠,自作一诗。诗云:华鬟天上落尘寰,历劫情场不可寒,多少文章供涕泪。一齐吹上紫罗兰。我得了这诗,很为欢喜,书法也遒逸,恰如其人。如今他即饮弹而死,这屏条倒成了一种纪念品了。”

结语:

此前收复外蒙的过程中,徐树铮功勋卓著,在这个意义上当属著名爱国将领;但从私刑枪杀陆建章的维度看,又毫无疑问是个滥用武力的军阀。

冯玉祥使人枪杀徐树铮,其间有为舅舅报仇的因素,亦有防范其东山再起的政治权谋考虑。两个民国高级将领暗中的肆意杀戮,证据分明,最后却总能无悬念逃脱法律制裁,被害者显赫如此尚不免这般结局。

在徐树铮被杀8年后,1933年,下野的冯玉祥住于泰安。按徐树铮之子徐道邻的说法,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还派人与他联系,说可以帮他报仇。徐道邻以“不愿意做陆承武,做一个冒名的孝子”为名,拒绝了。

徐道邻隐忍到抗战结束,想用法律手段将冯玉祥、张之江绳之于法。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军政高官相互仇杀的故事,只是在向外界素描出一个法治阙如的时代丛林场景。从枪杀陆建章,到枪杀徐树铮,两个陆军上将先后死于私利报复,不过是一种法律框架外以恶制恶的循环。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163.com
题图及插图:网络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