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生死造假

2017-08-02 18:13:43
7.8.D
0人评论

1

去年夏天,妇科收了个女病人。来之前,她已经在当地一家诊所治疗数日,未见好转。

办理入院手续时,医生要身份证。她老公从包里拿出户口本,恭恭敬敬地递给医生,“身份证前些天丢了,还没来得及补办,用户口本行不行?”

因为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医生并没怀疑,照着户口本在入院证的姓名栏里写下了“张世兰”三个字。男人拿着入院证去收费室交预付金、医保本,顺利地办妥了入院手续。

她的病情并不乐观,术后的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III期。

得知结果时,男人耷拉着脑袋,一手托着额头,一手攥着大腿处的裤子,沉默了好半天,才抬起头,红着眼睛问,该怎么治,同时请求医生不要告诉病人。

最终,病人还是知道了。

负责巡回的小护士说,男人坦白时,一说完就趴在床边哭了,倒是病人很平静,还笑着安慰男人,说让他看开点。

除了治疗方案,男人特别关心费用,常常拿着费用清单来咨询哪些不能报销,哪些可以报销,能报多少……同样的问题,翻来覆去地问。

解释的次数多了,医生也不胜其烦,“所有费用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医保政策报销的,等出院结算时,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专门负责医保的人员再一并给你解释,好不好?”

他红了脸,嗫嚅着点头说好,退出去,在门外站着。等医生接诊完其他病人,他又畏畏缩缩地走进去,小心翼翼地开口,“那个,医生,我还想请问一下,要是不报销,会花好多钱呢?”

医生快抓狂了,“你有医保,怎么会不报销呢?你放心,我们不会乱收你的钱,该报的一分都不会少!”

“那,那她的病是不是会记下来?我的意思是,我看你们都把病人的情况记在电脑上了,是不是会一直留着?”

“这叫病历,每个病人住院都会有,肯定会留下的,得保管几十年,医保局也会随时来抽查。你如果需要,可以复印给你。”

“医保局还要查啊?”

“当然啊,他们要查有没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啊。咦,你问这些干什么呢?”

“呃,没什么,觉得奇怪,随便问问。”

2

几天后,我们终于知道是为什么了。

那天,他在医生门外徘徊了好几次,才走进去说了情况:原来他们冒用“张世兰”的身份就医。医生懵了,赶紧查看收费室里张世兰医保本上的头像,确实不是病人。

他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很不安,一个劲地道歉,“对不住啊,实在对不住啊,我们是农村户口,不能买居民保险。张世兰是我嫂子,看我家太困难,想帮一把,才主动把医保本借给我们用的。”

“那她有没有买新农合?虽然新农合没有居民医保报的多,但也能报销很大一部分。”

他满脸无奈,“我们孩子有病,常年进医院,欠了太多钱。前几年我都给她买了的,今年我在外面打工,是她去买的,只给我和孩子买了,自己没买。哪晓得刚好就遇上了呢!都怪我,要是早点带她来医院就好了……”

“用嫂子的医保本,我们也害怕出事。我找人打听过了,人家说要是查出来,不但我们自己要遭,还要连累嫂子,她以后都不能再享受医保了。我老婆信基督教,从来没干过啥亏心事,做了这事后,她天天睡不好。我们商量了好些天,还是决定说出来……”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也觉得不好处理,立即向院长汇报。院长组织医务科讨论后,拿出了应对方案。

一方面,医院草拟了一份“关于患者xxx套用张世兰的名字就医的情况说明书”,让病人抄写一份,夫妻两人签字按了手印,留下身份证复印件。

另一方面,叮嘱主管医生、护士和保卫科人员,注意病人动向,防止病人悄悄离院。同时,严查各楼门窗,加强巡逻,生怕病人出意外。因为市里的另一家医院,就曾有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半夜三更从病房溜出来,跳楼自杀,儿女索要公道,医院无奈赔钱。

我拿着情况说明书,让他先看看是否属实。他接过去,又很快地递回来,“我读书不多,有些字不认识。”

“那我读一遍给你听。”

“不了,我相信你。”

我愣了一下,还是坚持给他读了一遍。

他想了想,很认真地问我:“是不是我写了,一定不会连累我嫂子?”

我点点头:“我们不上报医保局,保证不会对她有影响。”

“那我就放心了。”他松了口气,端坐身体,接过笔,一笔一画地抄写起来,最后,用力地按上了手印。

我跟他一起到病房找病人签字按手印,走到病房外,看见里面有一圈人,正围着病床闭目祈祷,神情庄重而虔诚。他轻轻说:“那都是她的教友们。”

我听见病人的声音,虚弱但清晰,正在忏悔自己的罪过。在她停顿的间歇,教友们会不约而同地开口:“仁慈的主啊,请您赦免她吧!”

我退了回去,不想在此时此刻进去打扰她们。

没了医保,对一个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而言,高昂的医疗费用瞬间变得无比沉重。我让他找村里出一份贫困证明,向医院申请减免部分费用,可余下的还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病人坚持回家,说让万能的主决定日后的命运。

男人到办公室签字放弃治疗。攥着笔,盯着纸上很多不认识的字,他征愣了很久,眼睛由空洞渐渐变红,像是涨潮一样,慢慢泛起一层一层泪水,最终蓄满了眼眶。他侧过头,用粗糙的手掌捂住眼睛,狠狠地揉了几把,才重新转过来,低下头,开始签字。

他写得很慢,很用力。在名字后面,自己添了一句话:“对不起,我想治,可实在没钱了,家里还有孩子!”

第一个“想”字写错了,涂抹了一番,又重新写了一个。

歪歪扭扭的一行字,看得人眼睛发酸。

3

病人出院的那月底,我又遇上了一个“假病情”。

女人30多岁,模样漂亮,在男人的陪同下来医院检查,主诉月经推迟一周多。医生初步推断可能是怀孕,开了尿检和B超。

在B超门口排队时,女人称实在憋不住了,故先去做了尿检。尿检结果很快出来,显示阳性。两人很高兴,连声向医生道谢,然后去排队做B超,进一步确诊。

队伍很长,男人排了一会儿先行离开了。轮到女人时,她进了B超室,忽然反手锁上门,从包里掏出一叠钱,分成两半,往两个医生手里塞,“医生,帮我出个怀孕的报告单吧!”

原来,她早些年做过多次人流,最后一次手术时遇上大出血,止不住,切了子宫。在这个男人之前,她还有过一个相恋数年的男友,在她坦白了曾经的经历以及这辈子都没法再怀孕的事实后,本来已经定好日子的婚礼取消了,还遭到了对方的谩骂殴打。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她选择了隐瞒。

但这个男人迟迟不说结婚的事,她急了,才想出假怀孕这一招,想尽快把婚事定下来。

外面还有病人等着检查,B超医生没办法,安排助手把她送到了办公室。

“尿检是怎么回事?”我问她。

她摸出一只烟,点上,手有些抖,狠狠吸了一口,“我表妹的。她怀孕了,本来我和她约好,她在卫生间里等着,我用她的尿检查,让他亲眼看到我怀孕了。然后我想办法把他支开,表妹再代替我进去做B超。结果尿检过后,她反悔了,害怕出事就跑了。”

说完,她把烟摁灭在面前的一次性纸杯中,停顿数秒,重新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股狂热,“我实在没办法了,你们就帮我出一张报告吧,价钱随便开。他也是离过婚的,有一个女儿,归他,我会把他女儿当亲生的带。他还想要一个,要是知道我怀不上,这婚肯定没法结了……”

显然,医院根本不可能同意这事。

女人最终还是走了,至于她到底如何给男人解释B超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男人也没再来过医院。

4

后来,我去外地开会,参加的都是各个医院的医疗行业从业者。

中午用餐大家闲聊时,我无意中提起了那个“假病人”和“假病情”。没想到,大家纷纷放下筷子,讲起了各自遇到的“假”事。

有个医生说了一本“假病历”。

她们医院的肿瘤科很厉害。一次,有对年轻人到肿瘤科就诊,病人是女孩,男孩是男友。女孩已经在当地医院做过手术,那次是专门冲着医院的名气想来看看恢复情况的。

男孩彬彬有礼,从包里拿出一大叠整理好的就医资料,从入院记录、检查化验报告、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到出院记录,等等,相当齐全。

医生接过去看了一番,没什么问题,就是一个良性肿瘤,手术挺成功,各种复查报告也是前几天刚做的,显示恢复得很好,似乎没什么复查的必要。

谨慎起见,医生按手里的报告单解释了一番,并询问是否还要复查。

男孩劝女孩,“你看,我就说没事,别自己吓自己了。检查太频繁对身体也不好,你才检查过,要不然过一段时间再查?”

女孩同意了。

而后,男孩单独找到医生,掏出了另外一份病历,神情悲伤,“医生,这才是真的。你看看还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哪怕能缓解一点点也好,她疼得很厉害。”

医生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女孩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基本算是无药可救了。

原来,男孩是个电脑高手,他怕女孩承受不住,才绞尽脑汁伪造了一份病历。造得太逼真,连医生都被糊弄了。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因为知道女孩时日不多,想让她开开心心办一场婚礼。

一片唏嘘中,另一位医生也讲起了“假签字”的病人。

有次人流手术,接诊医生告知了人流的种种风险后,女人和她老公很配合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那天人流手术很多,轮到女人时,手术医生检查各项资料,很惊讶地发现手术同意书上竟然没有患者及家属的签字。

接诊医生也一头雾水,坚信自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想了半天,才回忆起签字时对方好像用的是自己带来的笔。

找他们一核对,果然是笔的问题——他们用了一种自动褪色魔术笔,写下的字会慢慢消失不见。

即便露馅了,那对夫妻也没有丝毫尴尬,态度很嚣张,“不签就不给做手术,许你们定规矩,就不准我们想对策了?你们这本来就是霸王条款,出了风险都是病人自己承担,把你们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的,我们给了钱的,出了事,你们就得负责!”

医生要求重新签字,两人骂骂咧咧半天,走了,撂下一句话:“你们不做,有的是地方做!”

5

最后一位医生讲的是“假救治”。

有一次,她们医院内科送来了一位中风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

老人情况很不好,肺气肿、肾功能不全、多器官衰竭、营养不良……最触目惊心的是身上大量的压疮,脓液、腐肉、恶臭,几处最严重的地方已经可以看见骨头,整个人基本就只剩一层干枯皱巴还千疮百孔的皮,包着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的骨架。

老人一度陷入昏迷,家属来了一大堆,围在办公室,神情激动,要求务必把老人救回来。

那种发自肺腑的神情语气,显然不是装出来的。医生有些糊涂,既然有这么多的孝子贤孙,老人又为何会到如此凄惨的的境地?

该上的治疗措施都上了,费用自然也是蹭蹭蹭地往上冒。到第四天,病人仍然在死亡线上挣扎,没见好转。病人家属拿着费用清单在走廊转角处嘀嘀咕咕了半天,最后派出了一位代表,找到主管医生。

他开门见山,“医生,你们估计他到底还能活几天?这样治下去,费用也太高了。我就坦白给你说了吧,我们那里最近要拆迁,按人头补偿,要是这治疗费用比他那份拆迁费还高,那我们也承受不起。”

“我们商量了一下,人呢,你们还是尽量救,但是那些太贵的药啊机器啊,能不用就不要用了……”

更改医嘱时,主治医生忍不住叹了一声,“生死之际,父母子女,也不过是一笔加加减减的账。”

大家都以为老人熬不过去了,没想到,他硬是挺了过来,还在逐渐好转,恢复了自主呼吸。

忽然有一天,那个家属代表又出面了,要求停止所有治疗,包括最基本的葡萄糖和盐水,说是看老人活得太痛苦,不想让他继续受罪了。

医生心里咯噔一声,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这次拆迁你们家赔了不少吧?”

说到拆迁,他喜形于色,笑得很欢喜,“也没多少,还凑合吧!”

最后那几天,老人活得很痛苦,喘不过气,又滴水未进,还要忍受身上铺天盖地的疼痛。他躺在床上,不能动,不能说话,却尚有知觉。会下意识地从喉咙中发出呻吟,偶尔还有几滴浑浊的眼泪顺着眼角缓慢地往下淌。

他的家属就坐在床边,充耳不闻,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玩手机。或者干脆离开病房,眼不见心不烦。

而隔壁床,同样是一位重病瘫痪、无法言语的老人,境况却大不一样。鼻饲、擦洗、翻身、按摩,三个儿女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入院数月,老人身上依然干干净净,一处压疮也没有。他们还专门带了床单被套,说老人喜欢暖色调。

三个儿女中的老大也已经是60多岁的老太太了,她来找医生,要求换病房,说话时,泪眼婆娑,“我们不是受不了里面的屎尿味,而是受不了那股人性味,他们这是活活要把老人憋死、饿死啊……”

勉强撑了几天,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家属办好死亡证明,给他换上新衣,离开了医院。

医生说完,大家沉默了,气氛有些沉重。

都说医院是人性的试金石,一眼望去,有善有恶。诸多真真假假,说到底,不过是人间百味。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163.com
题图及插图:VCG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