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从未这么年轻

2017-11-14 16:55:25
7.11.D
0人评论

前言 每代人都有着不同的乡愁,而更年轻的一代,离开故乡大多出于自主选择,意味着对一个更好自我的追寻,即便寻梦之地居不易,他们也很少躲进一个不切实际的怀乡梦。 “人间”首本合集,真实记录了20岁心头的乡愁。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我在北京,每回打电话回家,总是父亲接的。

父亲的第一句永远是:“你吃饭了吧?”我说吃了,又问:“北京冷吗?”

我说不冷,相互之间沉默了一会儿,父亲又问:“你吃饭了吧?”

——邓安庆 《结婚40年后,父亲和母亲分床睡》

我三岁离开出生的地方,到城市后搬家无数次,平房、店铺、楼房,拆了盖了,都没再回头转转。从幼儿园开始,除了小学的前四年,我都在寄宿学校。

我和爷爷是有共同点的,他是开端,我是另一个开端,我们都不在乎此时此地,他无法返回故乡,而我压根就没有故乡。

——杜修琪 《一堂失败的离别课》

多年以后,母亲告诉我现在的永安百货就是当年的华联商厦,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外墙已经翻新,刷成乳黄色,四楼的阳台还时常有一位穿西装打领结的大叔吹起悠扬的萨克斯管,伪装成“老克勒”,引得游客驻足围观。

对我而言,这是一份凭空杜撰的上海情调,并不真实,我记忆中的华联商厦是灰色的。

——钱佳楠 《“下只角”的哀怨》

我曾攒够钱去小镇唯一一家西餐厅约会,发现开胃面包竟是两块大饼。吃到一半我丢下男孩独自离开,走在鱼腥味扑鼻的街道,怒气全鼓在腮帮里。

在这样闭塞滑稽的小镇里,尴尬无处不在。

——曲玮玮《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九九六年秋天,父亲站在马路边上,抬头仰望刚刚落成的三层楼新家,对我说:“你爹妈辛苦了一辈子,一切都在这里了。”这句话像一团压抑了很久的蒸汽从父亲的胸膛里喷涌而出,散入四周漂浮的水泥粉尘里。

——冯永斌 《我家仿佛赶上了“拆呢”的所有拆迁》

每天早上,我要蹦过铁轨与村子间的那条一米多深的水泥沟,踩着道渣爬上铁轨,沿着铁轨往前走,经过郭塘火车站,走上铁轨旁的土路。土路的右边有一大片水塘,再往前走可以看到铁路公司的临时场棚,门口贴着对联——“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还有一座高架桥,桥底下长着一大片野生薏米。

走在上学路上,火车就从我的左侧呼啸而过,夹杂着仓促的汽笛声。也可能是那段时间走的铁轨太多,后来,我的梦境里常常会出现从天上爬下来的、交错杂乱的铁轨。

——顾随 《我在超生村的日子》

现在我家原址里住着的是别的人家,出售水产,环境有点凌乱。走到里面,可以看到老家客厅的一个山墙,小厅里面曾是我妈妈的房间。房子都改掉了,只剩这一个角还在。只剩这一点点了,老家没了,我抱着一根老柱子就哭了。

——饶平如 《我对国家没愧疚,却对不起妈妈》

他们住的楼房有六层高,而周围的村子当时几乎全都是平房。谁家有了钱,就会盖上两层小洋楼。我上初中以后才能够爬上三楼。我曾一度站在走廊上,扶住栏杆小心地往下看,试着体验他们住在三楼的感觉。

——谷梁 《被坡井、屁股、灯塔缠绕的青春记忆》

年前的某个晚上,我沿着河边小道跑步,累了坐在草丛中的石凳上休息,河水近在咫尺。对岸的广场上,有孩子在放烟火,一团绿色的荧光“咻”地升向半空,落入水中。

不知道为何,此刻我脑海中再次响起了多年前那阵隆隆声,一种五味俱杂的幻觉油然而生——将会有什么东西从河水中露出半个身子慢慢漂来,手肘搭在岸上,仰头对我说:

“我认识你,20 年前在小学操场上看你玩耍,你长大了,不怕我了,我也老了,我们可以说再见了。”

——张宇 《昨日小城》

“乡愁”从未这么年轻

关 军

2015年接近年底,我在“人间”的来稿邮箱里发现了一篇稿子,它由三个短故事组成,讲的都是作者记忆里故乡(湖南浏阳)的轶闻,其中的一个郎中,因为在诊所看《金瓶梅》,“惊吓”到女店员,导致命运的大起落。作者署名索文,文字上不事雕琢,清淡,从容,精炼,还保留了一点点故土的话语习惯。他以接近于零度的旁观者般的笔调,写故乡的人,故乡的风物,故乡的旧俗,其浓重的情感不是在字词间溢出,而是形成一个场域,让读者更深地融入。

大约就是从那时起,我渐渐迷恋上了那种基于故乡记忆的民间叙事,索文成为“人间”最重要的作者之一,而更多类似作者的汇入,也使得这样的民间叙事成了“人间”的招牌。

我算不上怀恋故土的人,但是,索文等作者的写作却带给我莫大的阅读享受,他们的故事关乎乡愁,关乎生命中最深切的一种情感,在非虚构写作略显虚热的年份,故事的好坏被谈得太多,而情怀上的真,反倒太稀缺。

每代人都有着不同的乡愁,而更年轻的一代,离开故乡大多出于自主选择,意味着对一个更好自我的追寻,即便寻梦之地居不易,他们也很少躲进一个不切实际的怀乡梦。如你在本书中看到的,这一代人,已经成长为民间叙事、故乡书写的主力,他们与“乡愁”二字保持着更恰当的距离,没了那么多矫情。

在中国,我看到许许多多人的故土情结都显得可疑——他们骨子里迷信“发展”,迷信“新”,表现出的则是“谁弄丢了我们的传统”的叹息。我曾和多个朋友聊起台北,他们使用的转折句的后半段都一样:可惜太破旧了。甚至一个农村长大的朋友前几年去纽约工作,无法接受这个大都市也有破旧的一面。

狂飙突进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我们都参与了对传统的背弃。另一方面,乡愁也是当代人恒久的主题,我们书写它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只要不矫情,就很容易接近真切动人的表述了。

“人间”作者马鹏波,刚刚大学毕业,像索文一样热衷于对故乡的写作。他也很少抒情,一心记下故乡小人物的点滴,他说的一句话,我深为认同:可能有些事儿有人觉得没有必要记录,它肯定会流失;但与其让它悄无声息地流失,还不如让它有尊严地流失。

《人间01: 20岁的乡愁》

点击即可购买

基本信息

书名:《人间01:20岁的乡愁》
作者:关军(主编);网易人间工作室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主编:关军
非虚构作家,“人间”前负责人
网易人间工作室
网易新闻非虚构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8月,致力于发掘真实的价值

编辑推荐

1. 不做浪漫想象,亦非怯懦感怀,真实记录20岁心头的那抹乡愁

在中国人的传统叙事中,故乡是带着美化滤镜的偏远幽静之地,乡愁是抵抗现实难堪的应对之法。可在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故乡与乡愁有着更加多元的表达。

这些正在离开故乡的年轻人,选择与故乡冷静对视,用自己的故事记录着他们与众不同的“乡愁观察”:

爷爷一生都在为回到故乡作准备,而他的孙子早就找不到故乡了;

记忆里的上海就如蛋黄和蛋清一样分明,一次搬家划分出城市的AB两面;

在漫长的40年婚姻之后,父亲和母亲还是选择了分床睡;

十八岁以前,我的生活封闭在了半径只有五公里的铁路圈里;

毕业回家工作,怎么就成了一个说不出口的选择?

青春期的难堪、不解、渴望逃离,成年后的冷淡、无奈、挫败感;在故乡时的挣扎与不甘,离开后的宽宥和思念……这些复杂的感受,是“20岁乡愁”的自我发声,也是当代乡愁“进行时态”的一次切片。

2.特邀摄影师王轶庶、旅外摄影师徐晓晓专题拍摄,以影像记录故乡变迁

知名摄影师王轶庶,聚焦故乡金昌,以自己熟悉的相机,记录“陌生的故乡”

旅居海外多年的摄影师徐晓晓,重回当年的小村庄,找寻从此地通往异国的那条“金山之路”

3.非虚构写作平台“网易人间工作室”首部合集,篇篇精选,借普通人记忆,拼凑时代面貌

网易人间工作室是网易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写作平台,致力于发掘真实的价值。

《人间01:20岁的乡愁》是由网易人间工作室的首部合集,是从平台成立至今两年内的稿件中,精选收录十六篇。所有文章来源于寻常百姓,借由十六个平凡人经历过的人生,侧写记录这个时代。

内容简介

《人间01:20岁的乡愁》共分为五个章节和视觉单元,集结了16位记录者和两位摄影师的乡愁回忆。

第一章 “逃离”:逃离小镇、原生家庭、逃离青春期别扭尴尬的自己
第二章 “旁观”:在旁人皱皱巴巴的人生里,寻找自己生活的答案
第三章 “跨越”:厂矿、超生、拆迁……记录被时代专有名词标记的人生
第四章 “回望”:当离家的少年白头回望,讲述故园与旧梦
第五章 “起程”:新一代的年轻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开始了新的故事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163.com
题图及插图:徐晓晓;王轶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