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的朋友圈富婆人生

2019-07-26 16:28:35
9.7.D
0人评论

1

2017年11月,正在高中读书的表妹小静推荐了一个名为“木木”的微信名片给我,说是她要免费领口红,让我帮忙加一下。我没多想,加了那人的微信,就去忙其他事儿了。

第二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看见这位“木木”发了一张自拍,配文“全身心的(地)投入喜欢的事业,一切美好的结果,都会在未来的时光,给出最美的答案,新的一天,开始为自己加油”。

我心想,这可真是个元气满满的美女,随手翻看她以往的朋友圈——她发文的频率不算高,但每一帧都很精美,以美食和旅游为主,偶尔也会发自拍照配上正能量语录。浏览了几屏下来,我对这个女孩添了几分好感,往后,只要看到她的朋友圈,便随手点个赞。

2017年底,木木晒出几张自己盛装出席公司年会的照片,其中还有跟两大当红明星的合影,我当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不过也没多想。

2018年3月初,我间或打开朋友圈,总能刷到木木的消息,内容跟以前比,一反常态——多是她在吃喝拉撒睡时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都在收钱的截图,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果然,三八节当日,木木终于晒出了自己的真实工作——微商。那天她疯狂地发了100多条朋友圈,全是她卖货、收钱、收代理的截图,上个厕所收几个代理,睡个午觉又卖出几万的货。

我问小静还记不记得她之前为了领口红让我加过一个叫“木木”的人,“简直是朋友圈的一股龙卷风”。

小静当时呵呵笑了:“知道,我一直关注她呢!”

“你从哪儿加了这么一个富婆,我怎么不记得咱家有这基因?”我打趣道。

她告诉我,2017年国庆节出门逛街时遇到一个小妹妹,拿着小黄鸡发卡跟她说“扫码免费送”。她看着小妹妹很不容易,就扫了一个微信二维码,申请加了好友,过了好几天对方才通过。当时有那么一瞬间,小静想把这个木木删掉,但是贪图“鸡汤”、“美色”、“奢侈品”……就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着,后来就参加了这个微信号做的“推荐好友,送口红”的活动。

2

日子很平静地过了两个月,5月初的一天,小静用一个新号又加我微信,头像是奥黛丽·赫本的照片,我当时还挺纳闷:这丫头难道换号了?

“我打算做点别的事,你是唯一知道的,以后说不定还得要你多多支持呢。”她说得神神秘秘的,我也没深究。

从这天起,我常能看到她的微信小号发一些“积极向上”的朋友圈,要么是风景,要么就是美食——我大概猜到她要做什么了。

还没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她的网名就改成了“木木”,头像也换成了跟之前那个木木一样的头像,当天晚上还晒了在香港旅游的照片。

我看到忍俊不禁——这人下午还跟我说在学校上课呢——然后立马去翻看之前那位木木的朋友圈,发现她也发了在香港旅游的照片,我截图给小静:“你们是组团去的吗?”

“你不懂,这是一种手段!”她回复道。

小静告诉我,她在木木那里买了700多元的减肥产品,成了木木的“代理”,已开启“微商事业”。她发来一个“得意”的表情:“700多元算是低档了,我也没多余的钱。要是买得多,利润更大,等我做好,以后再说。”

小静说,木木告诉她,创业第一步,得先申请一个小号,头像要选阳光漂亮一点的,朋友圈背景图也要给人塑造“可信任”的感觉;然后,第一个月先“养养朋友圈”,发一些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当然,为了不露怯,朋友圈得设置成“仅展示最近三天内容”;余下时间,适时加一些新人,第一个月,每天要加多少人不作强制要求。

小静说自己一开始有些犯难,木木鼓励她说,“养好一个朋友圈,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没过几天,就把她拉入一个200多人的“爆发新人群”。小静进去一看,目瞪口呆——这里面有100多个群友,全都跟木木是一样的头像。她被告知,“代理可以直接用木木的头像”,于是“养朋友圈”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复制“老大”的朋友圈即可。

听她说得起劲,我赶紧打断:“你马上就要高考了,别做这些来分心。”

小静当时正在念高二,还是家里托关系给她找的省重点高中,学校课程相当紧张。

“我在学校就是混日子,一点意思都没有。”小静解释道,她知道自己不是块读书的料,看木木的朋友圈,觉得总算找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我知道,木木的朋友圈里时常充斥着各样的“淘金梦”——“00后的高中生自己挣钱买房了”,“XX大学生半年时间喜提豪车”,“XX宝妈月销多少万”,就连“小学生也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养活一家人”——这更让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零花钱被卡得很严的小静蠢蠢欲动。

“姐,我总不会还不如小学生吧?”她说。

我跟她聊起曾经一个大学闺蜜做安利,不仅血本无归,还耽误了学业。她沉默了片刻,随即转移话题。

见她已下定决心,我也没多规劝,想着,或许过两天,她就没新鲜劲儿了。

3

没过几日,小静又被拉进了一个“新人快速成长群”,木木告诉她:“这里面的培训,都是干货,要好好做笔记。”

小静进群后,不到5分钟,群里面的成员便达到了400多个。

“一个代理就算只交‘低档’的700元,这个群总共也得交了二三十万啊。”小静一边心中感叹,一边翻看着群里成员的头像,发现大概有100多个“小兽”,100多个“木木”,好几十个“蕾蕾”,好几十个“宁少”,以及几十个客服。

小静本来想加“咖位”最大的那个人,以便学习到更多的“微商技巧”,但是几百个一模一样的头像看得她眼花缭乱,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大佬”。这时,一条@所有人的群通知突然弹出:“不允许代理之间私自加微信。”

小静比较守规矩,便不再去想那些事情。

接着,一个人甩出了一条视频。里面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从“一个团队”成长为现在这个“集团公司”,以及公司旗下几款“已在全国大力推广”的护肤品、减肥产品等。随后,这个人说:“欢迎各位代理宝宝加入XX集团!”

那堂课,小静做下笔记:

加人到2000可以做免费送东西的活动,加人到5000就可以卖货,尝试找徒弟。

正常情况,一个人一天能加一两百人,加人的方式分线上和线下:线上有微信群、58同城、美团、boss直聘、陌陌探探等软件……线下可以用扫二维码免费送小礼物,白天闲的时候可以在线上加人,傍晚的时候就可以准备点小礼物去人流量多的地方“扫码免费送”。

……

小静把她做的笔记发给我。

“你为什么要发给我?”我诧异。

“我想让你把我拉到你熟人不多的群里去(捂脸表情),以后还得线下加人,咱俩在一个城市,我想让你陪我一起,我自己一个人有点不好意思。”

经不住她三磨两磨,我把她拉进了平时的打车群、好几年前的一个瑜伽群、还有几个别的休闲群。

小静进群后,并不直接在群里发言,“以免惹人反感”。她按照培训群里讲的,私下点开群友的头像、朋友圈,只挑女生加。微信加好友会有时间和人数的限制,小静便按木木总结出的经验行事——每隔1个小时才主动加5个人。

加人的话术,培训时都有提过——

“美女,你的头像好漂亮,是你本人吗?我想向你咨询怎么保养呢。”

“你好美女,关注你很久了,你很优秀啊,希望以后能多跟你交流学习。”

……

这样一套下来,屡试不爽,通过率相当高——毕竟,被加的人也会随手点开小静的朋友圈看看,“木木”的照片很美,清纯面善,跟常见的精明能干的微商形象不一样。

眼见微信小号里的好友人数急速增加,小静时不时就会给我发来感谢:“事成后,一定拜谢姐姐。”

4

除了在各个群里加人,小静还在某招聘网站上注册了账号,把自己设置成“老板”,开启招人模式,条件当然是“女性优先”。等有人感兴趣联系过来,她就让对方加自己的微信小号;在美团上,她加了一些美甲、美发、美容的商家,佯装成顾客和人套近乎。

她还在网上下载一些精装修的房屋照片,跑到58同城上假装出租房子,房租定得比市价低不少,并注明“只租给女性,有意向威信(“微信”是敏感字眼)详聊”。还真有不少人前来咨询,那些打电话来的人,发现这是个打不通的号码,觉得事有蹊跷,便另寻下家了,而加她微信小号咨询房子的,小静通常都会先晾对方个三五天才接受请求,她说,“过了几天,可能对方已经不记得有加过我,如果还问房子的事情,直接告知‘房子已经出租’,这样,我的朋友圈便顺理成章进入对方的视线。”

(编者注:微信在 2018 年底升级了使用 4 年的 6.0 版本,此版本的好友验证请求有效期为10天;目前微信最新版本为7.0.5,好友验证请求有效期为3天。)

最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小静在探探和陌陌上都以男性的身份注册了账号,使用的是木木给的“管先生”的照片作为头像,同时又重新注册了第三个微信号,朋友圈的内容也是“管先生”的日常——那些“素材”当然也是木木提供的。

多管齐下,一个星期的时间,小静的两个微信号就已经加了600余人,虽比小静自己想象的效果要好,但按木木的要求,这点人还远远不够。木木告诉她,接下来这段时间,“还得一边养朋友圈,一边抓紧机会加人”。

第一个微信小号,小静便跟着木木晒美食、晒风景、晒奢侈品……一开始,小静觉得这种生活不真实,很别扭,但看到其他“代理”们也都这么操作且效果非常好,加之,她小号里的联系人们也越来越好奇她的职业、羡慕她的生活,她心里开始有了一种暗爽。

另一个“管先生”的小号更是没闲着,探探上的签名设置得个性十足,标签抒情、文艺,背景墙的照片阳光帅气。“他”在探探上不停地撩妹,套路和话术也是专门请人培训过:开场白要出其不意,这样才能引起女孩子的好奇,聊天内容要轻松有趣。比如,“‘你是年少的欢喜’这句话你反过来读一下”、“自从认识了你,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发呆”等等撩妹用语,让APP里的女生心花怒放。

探探上还有不少女生比较直接,一上来就对“管先生”投怀送抱,直接说些打擦边球的话,小静有点招架不住。她在“爆发新人群里”面反馈,有人教她“沉着稳住”,如果对方“开放”,自己先不能怂,见招拆招——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

她试着冷静地去操作,面对那些很开放的女生,她假意提醒:“小姐姐这样很危险的哦。”随后又说一句:“不过我喜欢。”然后无论对方跟“管先生”说什么样的话,提什么样的要求,她都只撩而不接招。

果然,这样一来,小静很快就能和对方聊得火热,适时丢出的微信号,加个好友也是水到渠成。眼见自己打造出的高富帅“管先生”,不仅吸引着各个年龄层的女性,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对方添加微信号,小静自己相当有成就感。

为了方便在探探加各地的美女,她花了9块9买了一个VIP,不断变换着所在地的名字。她用这个方法,刚开始加了不少人,不过,两周不到,在一次连续点了40多个女生的小红心以后,“管先生”被封号了,她才想起培训时讲的注意事项——“玩探探时,一个小时只点几个人;跟人聊天,不要出现敏感字眼”。

小静不甘心,想着以自己VIP的身份,长此以往下去,光是“管先生”这个微信号就可以加满人的。怎奈何,她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法解除封号。最后,只能用另一个手机号码又注册了一个“管先生”。

5

一个月以后,第一个微信小号超过了1000人,也到了瓶颈期——微信群里该加的人都加得差不多了,其他平台的资源也不再充裕。小静找木木咨询,木木说:“线上、线下都不应该松懈,线下加的人更精准。”

于是,小静在淘宝上批发了很多发光气球、小黄鸡发卡、小梳子,想让我下班后陪她去“扫码送礼物”,我以加班的理由委婉地拒绝了她。

见她热情不减,我忍不住念叨她:“什么样的年纪就做什么样的事,也许当时顺了自己的意,一时觉得很舒服,后来终有一天会觉得当初坚不可摧的信仰多么幼稚。”

她听不进劝,已经深陷自己意淫出来的那种成功:“你不陪我,我自己去。”

等到周末,她自己准备好二维码牌和一书包的小礼品,去到一个商业街的十字路口,铺条旧床单,把小东西往上面一放,站在一旁喊着“扫码免费送礼品”。

那一条街上有不少她的“同行”,送的小礼物也各有千秋。最后,小静在那条街上晃悠了两个多小时,只有7个人扫了她的二维码。当晚,眼看群里好几个人在线下都加了一两百人,她实在不好意思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惨淡战果:“打死也不去大街上抛头露面干这种事了!”

“小静,说这句话就已经说明你可能不太适合干这个事了!”我回复道,希望她明白我的意思。

“我去找‘老大’咨询一下。”她给我扔下这句就不再说话了。

后来她跟我说,木木告诉她,要“锁定目标人群,寻找适合自己的区域”,除了人流量大的商业街,还可以去商场、店铺、女生寝室……而且线下加的人最好在第4天左右的时间再接受对方的请求。

第二天是星期天,一到晚上,小静就带着东西往大学城的师范学院奔去,挨个女生寝室扫码送东西,谎称:“我们公司在做活动,现在攒人气,希望大家帮个忙扫码,可以免费得到一个小东西。”

学校的大学生大都单纯,看小静岁数也不大,觉得她挺不容易的,听她那么一说,也都愿意帮忙。果然一个晚上下来,她送出了300多个小礼品,有200多个女大学生加了她微信。

她听木木的话,不急于通过申请,把那长长的添加好友截图发给木木,木木表扬了她,并且发朋友圈说“有好的方法,不愁加不到人”,配图是小静的那几张截图。

过了几天等小静通过那些女生的好友申请后,之前扫过她二维码的女生们大多对她没什么印象了。还记得她的人,看了她的朋友圈,就有点懵了,问她:“你这么有钱还在地摊上扫什么码啊?”“你是被人包养了吧?”“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啊?”

不同的人对她有着不同的疑问,小静不胜其烦,但还是按培训里的话术,说自己是“从事美容行业的”,随后,还会适时发一些办公室的照片,“以正视听”。这一下倒令不少学生对她刮目相看,常常给她点赞,偶尔还有留言表示羡慕她的生活。

7月初,小静的小号差不多已经加到了2000人左右,木木告诉她“可以做一些线上活动了”——比如免费看手相、算命,免费送口红、送尤克里里等东西。

想要算次命或看次手相,就得推荐5到8个女性朋友加这个微信号,而如何看透对方的命运,小静他们早就有了答案——大群培训有现成的范例,依据巴纳姆效应(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以出生日期为基本点,映射到最终的数字上,0至9分别有不同的解说。“代理”们如果需要,复制粘贴即可。

至于“推荐好友”能得到的“名牌口红”、“尤克里里”等,都在这个“XX集团专供给内部员工”的网上商城里有售,成本均在15元以下,对方付完运费,“代理”们就可以下单了。木木说,“前期投入一点没什么的”,等加到5000人的时候就可以大卖特卖、发展自己的下线代理了。

小静让我推荐一些不认识她的女性朋友给她,我只好把她免费送口红的消息和她的二维码发到了朋友圈。

半个月后,木木“买”了一台劳斯莱斯,在朋友圈接连炫了一周,小静也跟着发照片。

“你这可有点过了啊!”我看到后警告小静。

“反正是小号,也没人认识我,怕啥啦!”

“你就这么心安理得?”

“一开始晒的时候有点心虚,慢慢的就觉得无所谓了,那些人就喜欢看这些东西。”

“你们做微商都是靠这种方式?真是无奸不商啊!”我跟她打趣道。

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分享着她学到的东西,说她又加了多少多少人。那个培训群还让他们参加线下集训,“不过得交钱”,而且还要去相隔千里“位于浙江宁波的总部”,小静一个高中生,没钱没时间,只好作罢。

6

小静是升学班,学校安排给他们整个年级补课到7月底。当期末成绩一出,班主任立即把她叫到办公室:“小静,我观察你很久了,这几个月以来你一直心不在焉,成天在想什么?你知道你父母当时为了把你塞进学校花了多少心血吗?全班50多名、全级800多名,照你这样下去,别说一本二本了,恐怕连大专都是个问题!”

小静一直低着头不说话,脸上是平静的,心里却有不少波澜——虽然一直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现实赤裸裸地摆在面前时,又是另一番滋味。

“从下个星期开始,星期天晚上全班都要收手机,周六放学再还给你们。”原来班主任早就知道她玩手机的事情。

星期天晚自习一开始,班长便在班主任的视线中开始收手机,小静很不情愿地上交了一部,但是班主任并不打算放过她:“她有两个,全都收了!”

小静狠狠地瞪了班主任一眼,依依不舍地交出了另一部手机。

周六放学后,小静迫不及待地领回手机——一个星期的时间,跟她同时进入团队的人已经开始卖货,而她则开始彷徨起来——她没有想到做微商竟要花费这么多的心血和时间。

现在,每个星期她只有一天的时间可以使用手机培训和加人,如果再重新换号、换手机,那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如果手机被老师发现、收走,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她线上加人的数量开始慢慢减少,线下更无暇顾及。等到一周培训群总结时,有人在群里面提到快速加人、加群的一些软件,她也试着下了——只是能轻易加入的群,多是同行“攒”的,那些随便就能加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死粉”。

木木告诉他们,千万不要使用那些“加粉”软件,几乎都没有用,踏踏实实地加人更好。

小静想了一下,干脆把二维码和小礼品放在宿舍楼的阳台上,她不出现,让同学们自行去扫码。没想到这样的方式也有人买账,还真有同学拿了小礼品自觉地扫码。没过两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小静听到有人在说:“前两天我在楼道里扫到了一个叫木木的人,天天在朋友圈装X炫富。”

“诶,我朋友圈也有这个人,我还纳闷我是怎么加上这人的呢,不过,看看也挺有意思的。”

……

很快,宿管阿姨巡楼时便发现了这些小东西,扬言要调监控上报学校处理,小静慌了,私下找到宿管阿姨承认错误,这件事才算过去。

这条加人的路也被堵死,小静很是沮丧:“赚点小钱就这么难,要我真是木木就好了!”

7

之后两个月的时间,木木要求大家清除掉联系人里面的死粉、僵死粉、链接党、红包党等,再截图上报人数。照做以后,小静的小号里,真正的“活粉”只有1000多人。

不料,等大家清粉以后,木木立即把“爆发新人群”解散,微信里还有2000人以上的重新拉一个群,达到5000人上限的重新拉一个群,像小静这样2000人以下的,又是跟一群新人重新建一个群。

小静觉得吃了个哑巴亏,想找木木理论,木木只说“这是按规矩办事”。

小静的“管先生”也撩到差不多1000个好友了。只是,“管先生”发动态的频率比之前少了很多,一打开这个号,便会收到不少姑娘的询问:“怎么没有消息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小静只好一一回复,“小仙女,前几天出差太忙了呢”。

一周只有一天能用手机,小静分身乏术,她开始考虑把“管先生”的身份和性别换成“木木”。毕竟,女生的微信号对于发展“代理”和今后卖货都是比较方便的,而且“大咖”们的截图里几乎都没有男生转账、收代理的素材。

于是,小静按培训里面给出的套路,发文称“自己忙不过来,把此号交给自己的老婆操作”,并配以木木给的一张“管先生”拖着行李箱在机场的照片,引得不少妹子遗憾。从此,“管先生”的ID和头像都换成了“木木”,朋友圈的内容同步变成了吃香喝辣穿金戴银的生活。

关于询问“管先生”的消息,小静一概不回,复制粘贴的精致生活倒是又吸引了不少女孩。

唯一让小静头疼的事情就是,手机平时被老师管着,别说线下加人,连平常培训她都无法参加,这也引起了木木对她强烈不满。她私聊小静,敲打说:“你最近越来越不用功了,跟你一起入群的宝宝们好多都已经开始卖货了。”

小静先跟木木表示歉意,之后向她解释说自己很忙。但木木说,忙不是理由,“我之前带过一个代理,贫困山区的小姑娘,平时很少有时间看手机,但是一到晚上就会认真听培训、加人到凌晨”。

小静听了木木的话,更加焦虑,满脑子想着加人、养号的事,整天魂不守舍,多次被班主任点名批评。

8

8月底,同学们都已经进入高三备考状态,小静还在做着微商发财的梦。她常常缠着班长把手机给她,“就用几分钟”。有一次这事被班主任发现了,严厉地批评了班长,并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特意把小静这个事情谈了一下。

小静爸爸在家长会结束后,叫上小静一起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当着班主任的面,亲手将小静的两部手机砸得稀碎。

看着被爸爸砸碎的手机,就好像自己的梦想碎了一地。小静捡起电话卡,先是手足无措的沉默,再是歇斯底里地爆发。

“我不读了!”小静在办公室冲爸爸喊。

“不读拉倒!”她爸爸也被气得不行。

班主任连连劝着两人,僵持了好久,父女俩才平静下来。班主任跟她爸爸一直都以为小静是因为玩游戏才离不开手机,一个劲地开导她,说“玩物丧志,游戏毁人”。

小静只有一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任凭他们怎么说,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那之后,没了手机的小静会借用同学的手机登录账号。只是一进“新人快速成长群”,不是看见有些跟自己一起进群的“代理”已经加满人,开始做活动、卖货了,就是看见另外几个“代理”已经开始收徒弟了。木木还告诉这些“代理”们可以直接复制她的那些收款截图发朋友圈,“增进信任”。

看着别人的“成长”和“成功”,小静越发觉得被困在学校的自己和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有些气馁。她更无心学习,想在微商致富的路上最后再搏一把。

到了9月,别的同学们都已进入高考“备战”阶段,小静也做好准备要为微商事业“破釜沉舟”。她一边上着课,一边盘算着收一个“代理”能赚多少钱,有时老师以为她在认真做笔记,其实她是想提前写好广告文案——除了复制木木的朋友圈,她还收集各种“吸睛”的素材。她把自己完全沉浸在成为“富婆木木”的梦里,但凡能使用别人手机的短暂时间里,她都抓住一分一秒,不敢懈怠——发文、加好友、回复好友、做活动。

周六若赶上我休息,她也不嫌累,总是花1个多小时车程溜到我这边,将我的手机换上她自己的手机卡,全情变身富婆“木木”几小时,我看着她窝在沙发里,神情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一开始,我是拒绝她这样做的,但她真的可以当面哭给我看。我没辙,只能把手机给她,让她过过瘾。

就这样又折腾了两个月,我发现小静脸瘦了几圈,笑容越来越少。后面几次来我这里,也没有先前那样的积极了,有时没看一会儿手机,就放下了。

“姐,你说,我做这个真的就不能成功吗?”她幽幽地说。

“如果成功那么容易的话,所有人都可以去做这个了。”我说。

11月,小静再次带着电话卡来找我,用我的手机登录她的微信账号时,她发现自己已经被木木移出群聊,并且被拉黑。

那一刻她哭笑不得,比她爸爸摔了她的手机更绝望。她躺在床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好像人生已经失去了支撑,开始无声地流泪,嘴里呢喃着“或许我真的错了”。

我安慰她:“好好学习,就当用之前的一切换一个教训吧。”

“姐,其实我只想知道带我的这个‘木木’,到底是不是真‘木木’啊?连我自己都纳闷,当初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直接就把钱转给了她,我都不认识她啊……”她委屈地看着我。

“你说呢?”我笑着回答她。

后记

我平时不太注意看微信联系人名单,前两天清理那些不联系的人时才发现,名单里面竟有7个“木木”——有的已经处于疯狂收钱刷屏阶段、有的处于线上做活动阶段、有的还处于刚刚起步吸粉阶段。

我笑了笑,将她们一个一个删除。

迷途知返的小静,经过半年的努力,今年高考过了二本线,已被省内的师范大学录取,现在坐等录取通知书。有次,我俩走在路上,听见有人叫着“扫码免费送礼物”,她一笑而过。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
题图:视觉中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