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四姐妹,父母进了养老院

2019-10-26 19:40:35
9.10.D
0人评论

1

今年8月20日下午,我急匆匆地走进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区急救室,一眼就看见了侧躺在病床上的妈妈:她鼻子里插着输氧管,手指上戴着胶套,手臂上裹着血压测量计,这几条管线把这一切连在了旁边的电子监控器上。

大姐在给妈打鼻饲(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输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治疗),爸爸正俯身跟妈妈说话。见我进门,大姐停了手,笑眯眯地对妈妈说:“你看看,谁回来了?”

妈妈缓缓转过头,努力抬眼盯着我看了半天,忽然张大嘴巴,无声地呜咽起来。想要抬起另一只手抹拭眼角,却十分力不从心。我的心一下揪了起来,赶忙凑上前,小心握住妈妈的手。

去车站接我的小妹忙上前劝解:“妈,三姐回来看你是好事,你可不能激动啊!你看看,血压都升到198了,一会儿医生过来又得让你加吃降压药。”大姐也在旁边劝:“就是啊,高兴也得控制情绪。来,咱们接着吃饭,今天吃小米粥加胡萝卜和菠菜,你尝尝味道?”

说着,大姐熟练地推完一针筒食物糊糊,又推了100毫升水,把鼻饲管封盖扣好后,用纱布包裹好,再用皮筋缠紧。我目不转睛地看完整个流程,“这个工作可有点难,需要练一下我才敢上手。”

大姐语气倒轻松:“没事,你练个两回就熟了。你看,咱妈今天状态不错吧!正好你回来了,一会儿等你二姐一到咱们就开个会,商量一下妈出院后的安排。”

二姐进门时,医生刚刚查完房。大姐招呼我们围坐在妈妈的病床周边,她刚说了句“今天咱们一家六口又团聚了”,妈妈的情绪就又激动起来,张着嘴使劲哈气。爸爸忙不迭地提醒道:“快别刺激你妈了。”

大姐赶快进入正题:“妈的病虽然来势汹汹,但这两天已逐渐好转了。不过要想恢复到以前那样、生活自理能走能坐,暂时是不可能的。按医保,咱妈只能住院15天,今天就已经是第5天了,必须抓紧考虑出院后的安排。如果回家休养,妈需要全护,爸一个人肯定没办法,保姆一时还难找到可心的。我是这样考虑的,出院之后爸妈先一起去养老院吧。”

“这个想法我同意。”二姐接话道。

大家都看着爸爸,爸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别选太远的,你妈要是发病送医院耽误时间……”

前些年,大姐为了让爸妈的老年生活过得更有品质,从劝说来市里居住到拉着二老四处下馆子,费心费力,所以大姐提出这个想法,我相信她的初衷是为了爸妈好。

虽然听到这样的提议,我也不太容易一下接受,但这样的安排,家在外地的我也可以在生活上有腾挪的空间——毕竟人到中年,要勉力支撑的东西很多。便说:“我离得远,能帮上的不多。这几天我多陪陪咱妈,白班连夜班也没问题,你们歇一歇。大姐的想法我也同意,你们3个人都要上班,靠爸一个人照顾妈根本吃不消……”

听我这么说,大姐立马转过头来:“正好你回来了,白天我就有时间了,可以和小妹去考察一下养老院的环境。你们有觉得好的养老院也说一说,咱们多找几家选一选。”

小妹瞅了瞅爸和我,才缓缓开了口:“大姐,能不能尽量选在市区……这样咱妈的后续康复治疗、大家的探望,也都方便些……”

“行。我单位大姐说她爸妈最近转去的养老院就特别好,空气清新、管理正规,咱俩先去那看看。还有,江北那边是不是有个养老院也挺有名?”大姐担任领导岗位多年,一直都是个相当雷厉风行的人。

二姐接过话头:“是那个XXX养老院不?直接放弃吧,我家离那不远,一直听说那的老人不仅吃不饱饭,护工态度还十分恶劣。”

“那就算了吧。”大姐停了停,又说道:“好一点的养老院费用都很高。我会每月赞助咱爸1000元钱,你们各家的情况不同,出钱还是出力自己斟酌,咱们不搞孝心绑架。”

听了这话,爸咧咧嘴,连声说:“不用不用,我有钱。”

大姐就势劝解:“爸,你也不用想着给我们留遗产,你们俩的钱就花在自己身上吧。”

去养老院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说定了。

2

晚上,我说自己要在病房陪妈,二姐笑着摇摇头,“你今天坐了一天车,辛苦了,回家好好睡一晚。我今晚在这,明天刚好时间来得及上晚班。”

我便和爸爸、小妹一起打车回去,让爸赶快回家先歇一会儿,我和小妹去她家做饭。

我洗手淘米,小妹从冰箱里拿出食材,两人边做饭边唠嗑。小妹讲起妈妈那天发病的经过,“那天凌晨4点,咱妈上完厕所回来时摔倒在卧室地板上,爸半拖半扶地把妈放到床上,就赶快给住在隔壁楼的我打电话。刚进医院的那两天,咱妈的情形确实不太好。医生一边开药治疗,一边跟咱爸说要有心理准备。我怕咱妈有好歹,这才给你打电话……”

“我当然知道,咱妈这个腔隙性脑梗塞,发病一次比一次重。看今天这个情形,咱妈除了腿脚不便,大脑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医生说,腿脚无力就是因为有淤血压迫脑桥,就算经过治疗,站立走路也挺难。”小妹叹了口气,“咱妈现在是一级护理,除此以外还要一天4次鼻饲,定时打开导尿管,记录排尿量,翻身拍背换尿垫,24小时不能离人……”

那一晚,我和小妹都心事重重。

“这几天,大姐请假白天在医院跟爸替换,我也请了假,跟二姐轮流值夜班。只是小旭今年上初中,分班报到,再加上单位里的事情,我也是疲于奔命。二姐白班3点下班,坐1个小时公交车来医院还能值夜班;赶上她晚班,7点半才下班,就没法过来了。所以咱妈去养老院这事,我虽然心里不太认可,可又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听小妹念叨着,我想起自己远在沈阳的家,因女儿高考失利而抑郁的丈夫,以及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接受了现实的女儿,心里满满的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第二天一大早,吃了早饭,爸爸就催着我往医院赶。他说妈妈已经好几天没大便了,医生开了药,今天给她吃吃看效果如何。和二姐交接完,我立刻上岗开始了“护工”工作。

我打来热水,给妈擦手擦脸,又打开导尿管开关,轻声叮嘱她试着自主排尿。关上开关后,记录尿液量,拔下底塞接到瓶子里,再倒进马桶。洗了手,我又和爸爸一起给妈换了尿垫——因为我尚未掌握托抱的技巧,加上妈140多斤的体重,以及身上的各种管线,我们俩手忙脚乱老半天才完成了这项工作。

8点钟开始,护士就不断过来测体温、做口腔护理、静脉滴注。我也忙着给妈的鼻饲给水、喂降压药,记录时间数量,翻身扑爽身粉。10点钟,接热水冲洗针管碗勺,把小米粥打成糊,给妈鼻饲200毫升,又打了10毫升蓖麻油。

黏腻的油脂粘在针管内壁,我在热水室洗了好半天。回到病房时,爸爸正坐在妈妈病床旁边,握着妈另一只没有打针的手,头靠着墙,嘴巴半张,已经打起了呼噜。

我放轻脚步走过去,先看了看监控器上的心率血压,又看看滴流瓶里的药液还有不少,这才在床尾的椅子上坐下准备歇口气。

很快爸就醒了,让我先下楼去吃点东西。谁料我刚吃完走进病房,爸爸就对我说:“你妈大概胃不舒服,手老是伸过去揉肚子。”我凑过去,见鼻饲管里有些乳白色的液体,赶忙找来医生来看怎么回事。

医生很年轻,看了眼鼻饲管就说:“鼻饲后要再加50至100毫升水,不能让食物在管里停留,这样会影响消化。”爸又问她胃不舒服是不是蓖麻油造成的。医生说:“长期卧床的病人消化功能会减弱,先停止喂食,观察看看吧。”

医生刚走,大姐就来了:“爸,我在对面药店买好明天要打的自费药了。药店服务员让我记得每次都拿药托过去,这样放能稳当些,她说这两支药可值600多块钱呢!”

爸问大姐:“钱够不够,用不用再给你拿点?”

大姐小心翼翼地把药放进抽屉,又把手里的袋子递给我:“先不用,你俩吃饭没?我买的大肉包,赶快趁热吃。”

我忙说:“我吃完了,正要让爸去吃。”说着,接了杯热水递给爸爸,他就着热水,把几个包子慢慢吃完。之后,大姐就开车送爸回家了。

我坐在床尾,看着躺在床上睡觉的妈妈,直到5点半小妹来换班。她让我和爸去她家吃晚饭,她早早把饭做好了,等小旭放学进了家门才过来,让我放心回去。

我跟她说了医生要求今晚停食的事,脚步沉重地离开了医院。

3

第三天一大早,饭都没吃,爸又催我赶快出门。

一进病房,小妹就跟我们报喜:“哎呀,昨晚根本没睡成觉。咱妈一连给我送上3个‘大礼包’,要不是临床大哥帮忙,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爸一听妈终于大便了,顿时喜笑颜开,连说了几个“好”,就跑到床边拉着妈的手一个劲地表扬她“真棒”,妈也一脸轻松地笑着。

我让小妹赶紧下楼吃点东西,回家睡觉。爸却回头问小妹:“你几个姨今天要来看你妈,要不你等她们走了再回去?”小妹想了想:“那也行。”

10点半,大姐陪着二姨、四姨、五姨、小姨来看妈,她们团团站在病床旁。

“大姐,你看看我是谁?”

“大姐,你好点没?”

……

妈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嘴里想发出声音,却又呜呜噜噜说不清楚。

大姐见几个姨转身偷偷擦眼泪,又赶忙调节气氛:“我妈一天比一天恢复得好,刚来那天手脚都动不了,现在让她动动腿,我妈都能踢老高了!”

好像是为了验证大姐的话,妈卯足了劲把右腿抬得高高的,几位姨连连惊叹:“就是就是,大姐不但能听懂话,还能踢腿,恢复得实在不错啊!”

热闹了大半个小时,几位姨叮嘱妈好好养病,小姨便代表大家把装着钱的信封递给爸,说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妈又激动得满脸通红,爸忙拍着妈的手安抚道:“好啦好啦,大家都惦记你,你快点好起来吧……”

大姐招呼我们姐妹几个一起陪长辈们吃饭。席间,大姐提起准备安排爸妈去养老院的想法——毕竟儿女都在,爸妈却要去养老院,也不知道不明真相的人会怎么想。

没想到二姨听后,放下筷子,认真地说道:“岁数大了,不给儿女添负担,去养老院是个好做法。你好好选选,要是你爸妈住得习惯,过几年我也过去。”

二姨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就定居北京了,二姨夫卧床多年,今年刚刚去世。二姨自己身体也很差,连去北京照看孙女都不成,以后若是动不了了,进养老院是必然的事。

四姨和小姨也连连点头:“这一代孩子都不容易,供房子、供车子、养孩子,要是再加上双方4个老人,负担实在太重了。指望儿女养老,还不如去个条件好点的养老院,还能有人一起玩。”

几个姨的赞同算是给大姐吃了颗定心丸。

饭后,大姐和小妹把几个姨送去车站后,又去考察养老院了。我则拎着给爸打包的饺子,回医院继续照看妈妈。大概是因为上午和几个姨的见面,妈兴奋过度消耗了太多体力,爸说从我们离开她就一直在睡觉。我按时打鼻饲、喂水、倒尿袋、做记录。直到晚上8点半妈才略略清醒,喝了点水就又睡了过去。

女儿给我发微信,要跟我视频。我回复她说,自己忙了一天,实在累得要命。她就埋怨说我,这么多天都不理她。我只好安慰了她半天,让她照顾好爸爸,匆匆结束了对话。

准备关手机时,才看见大姐和小妹在群里发了几十张养老院的图片,我随意打开了几张,这才知道,两个人一起住养老院竟然要5000多块钱。

到了晚上10点半,见妈没什么异状,我才把放在卫生间里的折叠床拖出来,准备睡觉。

4

早晨一起床,我正忙着给妈鼻饲小米奶粉糊,爸就拎着东西进了门,一脸严肃地开口说:“去养老院的事,我合计了好几宿,总觉得不合适,你看这样行不行?出院后你就在家里照顾你妈,我每月给你2500块钱。反正你闺女已经考上大学了,你也没上班。这个钱咱‘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心里也非常苦恼,却也只能婉转地拒绝他:“爸,照顾妈不用提钱的事……我先把小妮送去大学报到,再回来十几天打打短差,都没问题的。但长期在这边住,是不可能的,毕竟我的家在沈阳啊……”

爸爸满眼失望地看着我,还想说些什么,我忙拦住他的话头:“临床老太太好像不太好,一大早医生就来了好几个。”爸被转移了注意力,赶忙拉着我去给妈妈喂药。

快8点时,大姐来了,我一直想着爸早上跟我说的话,决定先问问大姐养老院的事怎么样了。我拉着大姐,在医院的走廊上找了个拐角,“我想26号回沈阳,小妮31号就要去报到了,很多东西没准备。爸妈去养老院如果需要钱,我就打到你账里。如果爸妈过去后需要人帮忙,我安排好小妮就再过来照顾。”考虑再三,我没把爸的提议告诉她。

“你放心回去吧,妈这边有我们呢。我昨天和小妹去看了两家养老院,拍了好多照片上传到群里,你还没看呢吧?”说着,她打开手机翻出图片。拍得很细致,小妹还特意把两家养老院的情况做成表格,加以对比。大姐指着她相中的一个房间,说了半天在采光、家具、卫生、看护等方面的优劣……

聊了一会儿,大姐知道我连轴转了20多个小时,催我赶快回去休息。我也没推辞。一觉睡到下午4点多,才被小妹叫醒,喊我去她家吃饭。

我正跟她说着早上爸的提议,爸也开门进来了。他疲惫不堪地坐在沙发上,边揉着肿胀的膝盖边说:“我总觉得去养老院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住在家里也方便去医院给你妈做康复治疗呀……如果不锻炼,人就这么一直躺着,那活得多遭罪。咱们家里人照顾你妈,肯定要比外人用心……”

“哎,爸呀,你难道让人家两口子分居吗?不分居的话,三姐夫过来住在你家?租个房子又得多少钱?你给的2500够干啥。小妮上大学,他们两口子要生活,这些事都需要钱来支持呀。”

小妹替我说出了那些我无法开口的话,我心中很是感激,却也没法再说啥,爸眼睑半垂不再言语。

今晚是小妹值夜班,爸不放心也要跟去再看看。晚上,我给丈夫打电话说起了这件事,他气得直嚷:“你家老爷子也太自私了吧!先不说现在的护工市场价是多少,就说这白班晚班你一个人硬扛,他就没想想你的身体要是累坏了怎么办?”

我没想到他的反应这么强烈,只好赶紧好言好语安抚他说,这只是爸的一个想法,丈夫还是有些生气,挂电话前他叮嘱我一定把这事跟大姐说说。

5

8月24号这天,我一走进病房,就看见妈的鼻饲管已经撤掉,小妹就在一旁安抚着:“如果不想再下管,那就得大口吃东西了呀!”妈转转眼珠,很努力地吞咽着小米糊糊,花了近半小时吃了大概50毫升。

护士听说妈自主进食还挺好,特意提醒我们喂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呛咳,万一食物飞沫引起肺部感染就糟了。我连连点头。

下午,二姐夫、二姐、大姐和小妹陆续都来了,大姐也把今天她和小妹去市内养老院考察的情况分享给了大家:“市内养老院囿于房租地价等问题,发展都不够好,内部条件更是老旧一般。

“国家为了扶植养老机构,对市民养老这块有补助,如果是本地医保,像妈这样的全护老人,国家会补贴大部分,自己只需要再交几百块钱就够了。只是养老院那些人一听说妈的医保在外地,就不太热情了,说暂时没有空床位。

“看了一圈,无论是环境还是护工我都没相中。钱数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还是倾向去郊外那个大型养老院。这几天我陪爸去看看,尽快定下来,人家床位也很抢手,不可能为咱们一直留着。”

大家都没有表示异议。到了中午,二姐和二姐夫留下陪妈,大姐和小妹非说要请我吃饭,“你都回来好多天了,这就要走了,怎么也得请你吃顿饭。”我推辞不过,只能随她们。

点菜坐下,爸破天荒地要了瓶啤酒,给我倒了半杯,又给自己和小妹倒了满杯,才缓缓开口:“后天你就安心回去吧。走出去了,就没法顾着尽孝。当年你奶奶病重,正赶上你妈犯病进医院,跟前离不开人,我左右为难也只能顾一头……”说完,他仰头喝了一大口。

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爸是真的想通了,还是对我的拒绝失望了。可也只能讪讪的,不知该怎样接话,求救似的望了大姐一眼。大姐赶紧给爸夹了块溜肝尖,让他先吃菜再喝酒,成功把气氛换了调子。

饭后,大姐开车送我们回家,在楼下,我让爸先回家,自己拉着大姐,把爸跟我说的话告了她,她双手插兜,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对我说:“我跟医生咨询过,她说咱妈这个病咱们要有思想准备,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恢复到坐着轮椅出来晒晒太阳。所以,需要做好长期打算……

“你二姐有房贷要供,40多岁还得给人站柜台,工资不高不说,时间还长,你二姐夫为了赚钱长期驻外,周六回来周日走;小妹儿子上初中,正是爬坡的时候,加上她工作也越发忙了;你家也有一堆要操心的事,不能因为长期在这边照顾妈而放弃自己的生活。这些事情我都有考虑,所以我才极力建议爸妈去养老院,有护工有专业的医生,爸只要照顾好自己,看着护工伺候好妈就行。”

我叹了口气,“我虽然远嫁外地,但照顾咱妈我也会尽力而为。但是大姐你知道,爸说的这事我没法跟孩子他爸交代。小妮上大学,一年怎么也得3万块钱。我不能把压力全推到孩子他爸身上,更何况他现在状态也不太好……”

“回去好好过日子,爸不切实际的想法你别放在心上。咱们经济宽裕,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爸妈。并不是抛家舍业才是孝顺,还是要理智地处理事情。以爸妈的工资住养老院还有结余,更何况我还会补贴咱爸呢。”

听了大姐的话,我心里的愧疚这才略微轻了些。

最后,大姐又安慰我:“明天我开车带你和爸去看看那个养老院。”她说那里山清水秀,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6

第二天一早,大姐大姐夫带着我和爸爸,先一起去了一家市内养老院。

外墙斑驳的小楼门前挂着养老院的大牌子,胖乎乎的院长两手沾满了面粉,从厨房出来带着我们坐电梯直上5楼去看房间。走过长长的走廊,两边房间里老人们都在看电视,也有坐着轮椅的老人在走廊里发呆。

院长介绍说,这栋楼原来是个快捷宾馆,现在改建成了养老院。

看着墙角壁纸上斑驳的霉迹,磨砂玻璃围成的卫生间里老旧的马桶和四处裂痕的地砖,我和大姐对视一眼,都不太满意。

爸问了问价钱,院长听说我妈的医保不在本市,而且爸也要来同住,便说,“那你们可享受不到补贴了”。按院长的说法,爸也要按全护老人收费,两个人一个月一共5200元,还只能住在一个阴面房间,爸听了,就嘿嘿笑着对院长说回去再商量商量。

告辞出来,一行人直奔郊外那家大型养老院。

男院长40来岁,白衬衫黑西裤,招呼我们在一楼的皮沙发落座后,开始介绍起这里的情况:“我们养老院现有5栋大楼,分为全护、半护、自理3种情况,分住在不同楼里。像你母亲这样需要全护的老人,护理费是1500元,我们每个楼层都有6个护工早晚倒班,负责给全护老人喂饭、清洁、翻身、换洗,还配有专业的医生护士随时诊查病情,一旦处理不了,会第一时间派车护送老人去医院。”

“那我爸这样能够自理的老人日常怎么安排?”大姐夫追问。

院长指指门前:“你父亲可以在小花园里晒晒太阳,也可以去后山爬栈道、逛果园。我们后山的景色很漂亮,面积也大,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这个地方还是比较偏僻的,我爸要去市里办事坐车方便吗?”大姐也问得细致。

“我们门前就是公交站,有几辆公交,出行还是很方便的。只不过发车时间固定,如果出门一定要提前看好时间。”说着,他指指门口贴着的一大排通知表。

院长带着我们去大姐看中的那个房间参观,房间收费每月3400元,算是这里档次最高的。朝南,光亮通透,有衣柜、电视、餐桌椅。外加一张普通床,一张病人床,卫生间里还有不锈钢扶杆和防滑脚垫。

大姐夫问院长:“我们能给买个小冰箱放水果不?”

院长笑笑:“我们每个楼层尽头都有一个冰箱,专门存放老人的药品和胰岛素,但不可以放吃的。整栋楼的电量承载是固定的,需要限制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如果单独使用冰箱的话,我们要收取电费。其实老人吃的少,你只要留点钱,你父亲可以随时到楼下小超市买新鲜水果吃。”

从走廊经过时,正撞见食堂工作人员在推车给老人送饭。我看了看,主食有米饭和馒头,菜有氽酸菜、水煮虾、溜豆腐、白菜炒木耳,还配了紫菜蛋花汤和豆浆。就问她如果饭量大可不可以再盛第二次,她说送餐车从头走到尾还要转去别的楼层,可以一次给多打点。

院长又带我们去看了老人的活动大厅,介绍说里边可以进行打麻将、下棋、打台球。

我们围在门边,见屋里有人正在给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理发,就问院长理发怎么收费。院长抬头瞅瞅,说:“理发师会定期过来,每个人8元钱。全护老人坐不起来,护工可以帮忙理发,就是剪得不太好看。”

介绍得差不多了,院长就先去忙了。我们转去后山,路边的无名野花恣肆盛开,无遮无拦的碧蓝晴空,景色确实挺美。

坐在长椅上,爸却依然紧皱着眉头,嘴里念叨着:“你妈这病,怎么就站不起来了呢?”

大姐夫侧着身拉着爸的手,耐心地劝解:“爸你别着急,有病也不怕,咱们慢慢养。”

我和大姐坐得稍远,她小声对我说:“你大姐夫这也是上了岁数,又经历他爸去世,才这么有耐心啊……”我看看远方,想自己多说也无用,只能静等爸做决定。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爸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手握拳用力捶在扶手上:“就这么着吧,试一把!”

我们4人一起回去办公室,爸爸交了500元钱定金,又跟院长说好,30号病人出院那天,养老院需要派车去接。

手续办好后,我们一起回到医院,我一边吃着馒头黄瓜,一边陪妈唠嗑做游戏。

我问她:“你姓什么呀?”她使劲想了想告诉我:“苏。”我笑着纠正:“那是你老伴的姓。”我又问她:“1加1等于几?”她努力伸手比划两个手指,不听使唤的小指和无名指颤个不停。我又问她:“想吃黄瓜不?”她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我照常给妈妈喂水喂饭,爸和大姐早早过来接班。我拎了东西要走时,妈就一直“啊啊”地叫着,大姐说:“咱妈要跟你告别呢!”我放下东西,俯身搂着她贴了贴脸,轻轻道:“妈,我走了。”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这些年,和父母的无数次分别,早已让我不再轻易落下泪来。眼下,我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妈妈健康长寿,让我可以为她多做些什么。

本文系网易新闻人间工作室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题图:VCG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