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稳定人物”王老太

2016-04-20 17:21:21
6.4.D
0人评论

前言 我所在的油田企业,连职工带家属共有几十万人。从最顶层的油田机关到下属五千多个三级单位,都设有信访办。 企业要求群众们合理合法信访,有诉求先去本单位的信访办,解决不了的再向上汇报处理。可上访的人认为:按规矩办就什么事儿都解决不了。

1

直到王老太从别的矿转来之前,我工作的这个三级矿都没出过什么“大事儿”。

王老太名叫王吉英,71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过家属队长。过去油田有农业生产,职工家属要统一下田劳动,干挖沟种地这样的重农活。九十年代,油田取消了农业点,此后,“劳动家属”群体就经常组织集体上访,要求提高和落实各种待遇。

王老太给我的第一印象,不过是一个有点风风火火的普通老太太。但没多久,我就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我们正在公司机关开会,突然,一群老太太呼啦啦地走过会议室门口。很快信访办小张就匆匆进来,凑到领导面前耳语了几句,领导立即起身出去了。不一会儿,小张又来说,这次聚众上访带头的是我们矿一位叫王吉英的老太太,“赶紧想办法!”

“王吉英?”我过了许久才想起这个并不起眼的老太太。

一进信访办的门,火药味就扑面而来,20多个老太太把信访办挤得满满当当。正坐在领导对面的王老太扯着嗓子质问:“这么点事儿,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今天把丑话说在这里,再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一定要解决!”她口气强硬,拍着桌子,围观的家属们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

领导堆起满脸的笑,一个劲地劝:“老嫂子们先回去好吗?先回去!这不是咱一个单位就能解决的事,还牵扯到社区,协调起来需要时间。三天时间太短,但你们放心,公司一定会尽快解决好。”看到我进来,领导赶紧招呼:“正好你来了,先劝老嫂子们回去,回家等信。年龄大了,别在这里气出个好歹来。”

王老太转头看到我,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是小李啊!你看我们就是来要天然气补贴的事儿,就这么个事儿几个月都不解决,我们能不来吗?”

我一口一个阿姨地劝她回去,王老太挺给面子,起身招呼围在旁边的家属们:“领导既然答应得挺好,那咱们就先回去吧!”一扭脸她又道:“如果三天后解决不了,我们就多叫些人直接去油田。”

领导一脸苦相。

“你们矿无论如何都要做好王吉英的工作,如果她带家属去油田闹事,你们就等着受处理吧!”送走她们,领导就板起脸对我下命令。这下,一脸苦相的人换成了我。

当晚,我和同事带着礼物赶到王老太家。王老太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请我们放心,说自己那样是给领导施压,为这点事她不会去油田。

果然,三天后事情还没解决,但王老太也没有组织家属去油田。

但没多久,领导真的责成相关部门协调社区尽快解决了这件事。

2

几个月后的冬天,因 “要求落实家属退休待遇”,油田家属们又上访了一回。

这次事儿可就大了。各单位的劳动家属提前串联,一大早就从各个三级部门赶往机关。机关大院紧闭着滑动门,大批保安堵在门口,严防以待。而全油田的信访干部也全都赶到了现场。

我和同事找了半天,并没发现有自己单位的家属,正暗自庆幸。忽然,同事低声说:“你看,那不是王吉英吗?”

那不是王老太是谁!她正站在一大群家属中间,一次次举起拳头带领家属们大喊口号。我心说,“这下坏了!”王老太不仅来了,还是带头人,要是让公司知道,我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上访的人认为:按规矩办就什么事儿都解决不了。”(网络图)

事态越发不可收拾。上午11点有人喊起号子,家属们一起用力推机关大门,不一会儿钢制滑动大门就如同死蛇般歪倒在一边。家属们像攻克了城池一样冲进了油田大院,稍微年轻一点的挎着布包冲在前面,六七十岁的拿着板凳跟在后面,就连腿脚不好的老太太也尽力拖在后面小跑起来。

油田机关大楼一楼大厅的入口,300多个警察和保安立刻站成了厚厚的人墙。可家属们到了跟前,几十个往一处挤,人墙很快就被挤开了一个缺口,后面的人再一挤一推,警察和保安队伍像豆腐块一样溃散了。不一会儿,机关大楼里的工作人员就被陆陆续续地赶了出来。

双方僵持到下午4点多,油田提出请家属出10名代表去会议中心谈判。很快,接家属代表的面包车开到了大门前,陆续有8个人上了车,接下来就没人再上了。接人的干部喊:“还缺两个代表。”这边话音刚落,就听那边有人喊道:“我们去!”跟着,两个老太太就一路小跑了过来。

我定睛一看,心跳骤然加快:王老太!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她上了车。

果然,半小时后,我们就接到了公司党委书记打来的电话,先是一顿严厉批评,接着就是下达死命令:“无论想什么办法,明天再也不能让王老太到油田上访,如果再出差错,你们都不要干了!”

当晚,矿上主要领导全都去了王老太家。

“您看您都70多岁了,让别人去就行了,要是能争取到利益,也落不下您的。您就别去了!这么多人也不差您一个,这么远,那么乱,别再磕着累着。”

可王老太有自己的道理:“别人争取利益我跟着沾光,要都这么想,不就没人去了吗?我们家属干了那么多年活,解散回家啥待遇都不给,这公平吗?不是我不听矿上的话,你们也知道,这些年去闹闹就能给解决一点,要是不去谁还记得我们!”

3

第二天,矿上就弄了台车,停在王老太小区旁边的马路上,安排了6个人三班倒“值班”。

说是“值班”,就是在王老太家门口守着。但谁也没权力限制她的人身活动自由,我们就坐在车上,盯着她家的楼道口,她出门,我们远远跟着;她去坐公交,就一定要把她拦住,因为坐公交就有去油田的可能。

第二天上午,王老太骑着三轮车去附近村镇赶大集,我们躲在人群中,玩了一早晨“特务跟踪”。

“值班”到了第四天,上午9点,我们谁也没见王老太出门。突然,公司信访办打来了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你们怎么看的,王吉英怎么又去油田了?”

我们立刻驱车赶往油田。

几天的清场,加上各单位做家属工作,机关大楼门前只剩下了几十名家属了,王吉英就在其中。我们上前央求王老太跟我们回去,她竟然答应了。路上,我们问她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怎么走的?王老太笑而不语。

下午继续“值班”,忽然一个老太太敲车窗玻璃,我摇下车窗,老太太神秘地把手遮在嘴上问:“你们是不是来看着王吉英的?”我哼哈了两声应付着。她凑近一步说:“告诉你们,这个王吉英心眼儿可多了,今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我看她乔装改扮出去的,你们就是看见了也不认得她。”说完,老太太表情夸张地走了。

傍晚,王老太忽然从家里出来,热情地请我们去她家吃饭,她说:“这么冷的天,你们也真不容易!冷了就到家里暖和暖和。”

“他们过去在家属队干活,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不是挖沟开渠,就是种地打粮。”(作者供图)

在王老太家门口“值班”期间,又有协解买断员工、改制职工、劳务员工等多个特殊群体组织到油田上访,要求提高待遇、解决问题。局势似乎“很紧张”。

“我妈就是劳动家属,这次上访她本来要去,我死活没让。但是我觉得其实也该去。” 有一天,一起值班的小马忽然说道,“他们过去在家属队干活,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不是挖沟开渠,就是种地打粮,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孩子们都扔在家里根本顾不上,我妈的腰就是那时候累坏的,现在犯起痛来,连地都下不了。家属队解散后的待遇跟她们当时的付出相比是有差距的。”

“是啊,出台一些政策的时候,不提前多调查了解,事后人家上访再改正,能不闹吗?”我接上小马的话。

“就是苦了咱们这些做工作的人了,心里觉得他们有道理,却还要想方设法阻止他们……”小马抱怨。

4

一个月后,我们才终于撤了岗。

也不知道和这次声势浩大的上访有没有关系,油田公司真的给这些劳动家属加入了社保统筹,开始按月发放养老金。虽然数额不大,但总归是有了一个交代。

再往后,王老太的上访事业并没有就此终结,她还是会偶尔出头,带领家属们去公司要求一些小事。

刚开始我们做工作还得拿捏着,后来就直截了当:“您怎么又去了,不是答应不带头了吗?”王老太就给我们倒水端瓜子,再冲我们发一顿牢骚,数落公司的种种不是,最后也总会承诺以后再也不带头了。

我们当然不信。

每个月不管有没有事发生,我们都会去王老太家走一趟,给二百元钱,要是节假日还要再带点礼物。此外,还给她安排了个小区联络员的空职……有了这些,老太渐渐安稳下来,可只要一有传言,说哪个油田又提高家属待遇了,哪儿对家属又不公平了,她就又要出门理论一番。

再到后来,王老太的儿媳不幸因病去世,两个小孙子只能由她帮忙照看。我们再没见过她带头上访了。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163.com
题图:CFP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